一些机构心理咨询服务有悖职业伦理,对消费者造成二次伤害 。李女士曾被医院确诊为重度抑郁症患者,需要靠药物治疗,但她在松果倾诉平台倾诉时,一名咨询师却称抑郁症不用就医吃药,依靠心理疏导能够治愈 。她相信了对方并支付高额咨询费,病情非但没有缓解,还愈发严重 。
近年来,网络上涌现出不少心理咨询平台,一些心理咨询服务或是不专业、或是违背行业伦理 。太原安定医院心理咨询师闻莉说,一些不合格的咨询师让来访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听了之后又没有能力去解决,就像“做手术割开了皮却没有能力缝上” 。天津一家社会机构兼职心理咨询师杜夏阳说,有一些心理咨询师存在违背咨询伦理的行为,“我知道有一些咨询师会把自己的私人手机号提供给来访者、并与来访者约在咖啡厅饭店见面等等,但私下建立模糊不清的关系或者多重关系对于心理咨询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张勇等人表示,心理咨询市场价格缺乏指导和规范,每小时收费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有的咨询师为了多收费将咨询时间刻意拉长,让咨询者对咨询师形成依赖感 。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往往互不认可 。业内人士反映,一些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存在滥用心理量表、草率诊断的问题 。一些精神科医生存在用药不规范现象,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就使用药物,但精神类药物对人体有副作用,抗焦虑药会让孩子嗜睡,时间长会产生依赖性 。
多名从业者提到,不少医生认为心理咨询师专业性不强,不屑于参考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意见;而心理咨询师却认为精神科医生缺少人文关怀,“治标不治本” 。患者余女士说,对于她的病情,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有时候会给出不同判断,“咨询师提出用药建议,但是精神科医生一般不会采纳” 。
多措并举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发展
一是扩大优质心理健康服务覆盖面 。借助“互联网 医疗”等形式,将专业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导入中小学和部分偏远地区 。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早期干预科主任医师王奕權建议,探索升级“医校合作”模式,各地教委、卫健委可牵头与区域性精神卫生机构或心理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走进中小学的同时,搭建绿色通道,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卫生危机事件,可以立刻介入、住院留观 。
二是完善心理健康相关人才培养体系 。为从业者提供优质科研交流平台,进一步明确职业成长方向和上升通道 。杜夏阳说:“建议各大高校多开设心理咨询相关具体专业和课程,鼓励学生实习实践,可从大二开始进行专业方向的定向分流,多向心理咨询行业定点输送专业人才 。”
三是严格行业机构准入评估和考核机制 。各地卫健委可指定区域性专业机构,对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机构进行资格考评,对符合条件的相关机构授予营业资质,并推动机构内人员在医院优先实习 。(采写采访人员:刘惟真、马晓媛、谢建雯、黄筱、肖艳、郭杰文)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什么状态适合做心理咨询 什么样的人需要做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心理咨询师如何把控咨询时间
- 心理咨询包括哪些问题 心理咨询都咨询些什么问题
- 【狮子男被分手后的心理】狮子男被甩了会怎么样
- 心理咨询是心理分析吗 去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有问题吗
- 咨询心理学资料 咨询心理学的学习原理
- 心理咨询和疗愈 心理咨询为何能疗愈人心
- 心理咨询是怎么样一个过程 心理咨询过程是什么样的
- 心理有问题能做心理咨询师吗 遇到问题会主动咨询心理咨询师吗
- 心理咨询排解烦恼 如果觉得压抑可以去心理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