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
自初创鸿海,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 。 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他创造了自己的经营哲学 。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 。 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 。 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戴尔,康柏,英特尔等国际一流大厂 。 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 。 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 。 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局 。 据说,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鸿海的产品 。 但光有客户还不行,郭台铭背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硬功夫 。 自创业后,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 郭台铭认为,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因而他每天坚持至少工作11个小时 。 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饭 。 “将提高服务客户能力放在首位”是鸿海职工时刻谨记的厂训,也是鸿海成功发展的秘诀 。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高科技产业中求得生存发展,郭台铭创造出CMM的运作方式,从“自制零件、零件模块化、快速物流”的组装,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连结全球客户,从而达到“交期准、品质好、成本低”的境界 。 在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 。 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 。 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 。 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 。 近几年每年年末鸿海员工聚餐,郭台铭提供的奖品总值都高达数亿元新台币,头奖高达数千万元 。 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 。 因此,虽然鸿海集团近年配股分红居高不下,郭台铭也成为股东热烈追捧的对象,但郭台铭和鸿海却始终被列入“形象不佳”的行列 。 作为一名世界级大企业的总裁兼董事长,郭先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 终日运筹帷幄,商务缠身 。 然而,无论他驰骋天南地北,海角天涯,缕缕乡情不绝, 赤心依旧 。 为了改变家乡偏僻闭塞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腾飞 。 多年来,郭先生慷慨捐资1700多万元,先后为家乡修建了"万芳桥"、"牛土路"、"富晋桥"、"葛万小学"、"富康新优果品示范园区",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 父老乡亲无不拍手赞誉 。 跳舞的郭台铭郭先生从徒手创业至今30载,企业资产由最初的30万元,增至拥有市值30亿元(新台币),增长了百万倍,他个人的身价早已高达23亿美元 。 然郭先生艰苦创业本色始终不变,并以"抠"闻名商界 。 郭先生言:我不会把钱花在个人享受的领域……我比较有兴趣把钱投在为大众谋利的领域…… 。 几年来,郭先生为省、市、县、乡教育、助残、筑路、饮水解困、抗击"非典"捐资8000多万元,其情操、品格令世人崇敬 。 正如家乡一位诗人所赋:"煌煌骄子乃家乡荣耀,巍巍丰功令海岳流芳 。 "
27万人的"紫禁城"
"深圳郊外,一家工厂规模之大可跻身世界前列 。 在几十座厂房中,苹果公司的iPod和iPhone、惠普公司的个人电脑、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 "报道中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约有员工27万人,相当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总人口 。 事实上,富士康龙华基地已经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同时还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生产商 。 在过去的10年里,鸿海精密的收入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占地约1平方英里的龙华科技园区,被视为郭台铭企业帝国的核心 。 这个生产基地四周均有高墙环绕,很少有外界人士能涉足 。 在龙华基地,职工宿舍、消防队、医院、游泳池、餐馆、银行、杂货店和网吧一应俱全,10处大型员工食堂每天提供15万份以上的午餐,每顿午饭要用掉10.6吨大米 。 用工高峰时每天招聘的新员工多达3000人,光保安就有1000多人 。
- 柯以柔老公「柯以柔和柯以敏」
- 什么的编钟「编钟有哪些」
- 陈慧琳快歌「陈慧琳快歌视频」
- 女演员李婷「演员 李婷」
- 左耳电影票「左耳电影景点」
- 伊能静言论「伊能静的现状」
- 林书豪姚明「林书豪与姚明谁的成就高」
- 卡扎菲被捕「卡扎菲 被杀」
- 中国对伊朗「中国对伊朗军售720亿」
- 李小璐伴娘「李小璐结婚伴娘有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