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球鹰-中国无人机和美国全球鹰

哈喽 , 各位网友 , 因为本文的核心知识点是美国全球鹰和中国无人机和美国全球鹰 , 所以小编非常认真地搜集了关于美国全球鹰的相关资料 , 并且井井有条地做了汇总 , 希望小编的辛苦付出能够让网友们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 。
本文导读目录:1、美国全球鹰侦察机简介2、美国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取得了什么成就?3、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是什么飞机?4、美全球鹰无人机为何被淘汰呢?5、什么是美国全球鹰无人侦察机?6、美国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有什么样的技术特点?美国全球鹰侦察机简介全球鹰”是摔出来的
如果你了解“全球鹰”出生的历史 , 你对“全球鹰”是摔出来的这句话或许就不会感到全是幽默 。 美国诺-格公司于1994年启动“全球鹰”研制计划 。 首架原型机于1998年2月完成首次飞行 。 可“全球鹰”出世头几年情况很是不妙 , 坠毁接二连三 , 一直灾难相伴 。 1999年3月 , 第二架“全球鹰”原型机由于接受错误信号坠毁 。 当年底 , 第三架原型机在强迫落地时重残 。 2001年12月 , 参加阿富汗战争的第五架原型机坠落损坏 。 2002年7月 , 又一架原型机在阿富汗失事 。 要知道此时美国总共才造出7架原型机 。
然而 , “全球鹰”的折翅似乎没有影响美国继续发展它的进程 。 何况新武器在阿富汗战场的试验结果也会表现在不同方面 。 美空军上层已从“全球鹰”一次跨洋飞行中发现了它的巨大使用价值 , 由此而产生的高兴心情淹没了所有不快 。 那是2001年4月23日 , 一架“全球鹰”无人机从美国西海岸爱德华空军基地起飞 , 经历了22个小时不间断飞行后顺利地降落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基地 , 成功地完成了飞越太平洋的任务 。 这次成功试飞标志着“全球鹰”在技术上已基本成熟 。
“全球鹰”一直在改进
“全球鹰”无人机已是名扬世界的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了 。 它的机体多处采用新型材料制造 , 如机翼、后机身、发动机吊舱和尾翼面都采用复合材料 。 它的控制手段先进 。 操作时 , 只要把飞行路径信息数据输入机上计算机 , “全球鹰”就能自主飞行 。 它装置了非常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 , 包括由热成像仪和数字光学摄影机组成的传感侦测系统 , 还有X波段雷达 。 这种雷达如用广域搜索模式工作 , 24小时可搜索侦测10万平方公里 , 精度达1米;如用点状搜索模式工作 , 可侦测2平方公里 , 精度高达300毫米 。 它通过VHF/UHF双频植被穿透雷达 , 能够探测和识别军用目标 , 如用树枝伪装的坦克等 。 机上获得的图像资料可通过数据链传给地面指挥中心 。
“全球鹰”装置一台劳斯-来斯AE3007H涡扇喷气发动机 。 它空重12.1吨 , 有效载荷900公斤 , 最远的飞行距离可达2.6万公里 , 可从美国本土飞往全球任何地点 。 它的巡航速度为740公里/小时 , 巡航高度最高达两万米 。 它的探测系统作用距离为20~200公里 , 平均每天可探测1900个点目标 。 它特别适于执行战略侦察、通信中继和抗干扰任务 。 用于通信中继时 , 经过“全球鹰”无人机这一中间环节 , 地面侦察分队就能和空中战斗机飞行员直接对话;地面作战人员就能与后方指挥官通话 , 甚至能把电话打到全球各地 。
美国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取得了什么成就?“全球鹰”于1998年2月首飞 , 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 , 共719.4小时飞行 。 1999年3月第二号原型机坠毁 , 携带的专门为“全球鹰”设计的侦察传感器系统毁坏;1999年12月 , 三号机在跑道滑跑时出现事故 , 毁坏了另外一个传感器系统 。 因此在之后的试飞中 , 没有加装电子/红外传感器系统 。 但测试了单独的合成孔径侦察雷达 , 并获得了侦察影像;2000年3月试飞继续 , 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重新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