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恩辞职-文德恩博士( 三 )


不但员工不喜欢这个从宝马空降而来的CEO , 大众集团内部的传统势力也对他颇有微词 。 据说 , 保时捷家族、皮耶希家族这两大大众集团股东 , 也已经对迪斯充满了不信任 。 迪斯此次续约的要求 , 就同时遭到大众集团监事会、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的“三重否定” 。
在大众集团内部 , 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可谓影响巨大 。 当年 , 文德恩赶走了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的亲外孙费迪南德·皮耶希 , 只过了4个月就黯然下课;而穆伦的离职 , 据称同样是保时捷-皮耶希家族所力主的 。
事实上 , 迪斯现有的合同要到2023年才会到期 , 但从他的两位“前任”文德恩和穆伦的经历来看 , 也都是合约还剩至少两年就提前出局 。 由此观察 , 迪斯目前的处境 , 或许真的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
入股江淮和国轩高科 , 压上大众集团半年的利润 , 迪斯这把“赌”的成分太大?
更耐人寻味的是 , 在德国媒体传出迪斯续约被拒的消息时 , 迪斯参与了一件与中国市场有关的大事——5月29日上午 , 大众集团和安徽省国资委以及江淮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下协议 。 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欧元 , 获得江淮集团50%的股份 , 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 , 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 。 而在前一天 , 大众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也签署了协议 。 大众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 。
在大众的声明中 , 这一总计金额达21亿欧元的一揽子投资计划 , 被寄予厚望 。 “大众迅速而果决地完成了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闭环布局 , 从电动车到电池的整条新能源产业链上 , 都采取了最具可控力的深度链接方式 。 ”
然而 , 相当多的媒体也对大众的这一投资表示了怀疑 。 江淮大众合资品牌思皓的首款车型销量非常差 , 几乎没有任何的存在感 , 两年就亏损了6.3个亿 。 而大众在另外两个合资伙伴那里 , 也都有新能源车型的布局 , MEB平台首款车型大概率将从上汽大众新工厂开出 , 再重复投资江淮 , 究竟能给大众带来多大的收益 , 还是一个未知数 。 更何况 , 大众集团目前更火烧眉毛的问题 , 恐怕还是ID.3、高尔夫和明锐究竟何时才能上市 。
迪斯曾经公开表示大众集团无意调整在中国合资车企的股比 , 但随后不久就单方面表示有意提升上汽大众的占比 , 却遭到上汽集团的拒绝 。 此次 , 迪斯最终通过入股的方式实现了对江淮大众股比的提升 。
但或许正是此举 , 可能成为压垮迪斯在大众CEO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
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 , 大众集团4月中旬发布的公告称 , 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50亿欧元 , 同比下滑8%;营业利润更是只有可怜的9亿欧元 , 同比下滑77% , 可谓断崖式下滑 。 而大众集团汽车业务净流动资金亦只剩下178亿欧元 。
也就是说 , 迪斯将约等于大众集团2020年整个上半年的利润 , 和净流动资金的八分之一 , 投入到了对江淮大众和国轩高科的入股 。 尽管中国市场对于大众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但在2020年如此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以这样孤注一掷的形式“梭哈” , 迪斯或许赌上的是自己在大众集团的前程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 , 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文德恩辞职-文德恩博士

文章插图
大众监事会召开紧急会议 , 为何迪思和潘师不会离职?如果有证明他们和尾气门有直接关系 , 他们不可能继续在大众保持现在的地位 。
大众为什么抛弃“Das Auto” “Das Auto”是大众前任CEO马丁-文德恩在2007年所制定的 , 这个标语翻译成英文中就是“The Car” , 意思是大众是汽车的代表 。 文德恩曾自信地表示:“只有大众汽车集团这样能够将诸多品牌和产品集中于麾下的企业 , 才有权自称掌握汽车的真谛 , 成为汽车的象征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