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造假-近年来新发现的曹操墓是真是伪( 四 )


回应:盗墓分子掩埋土里所致
对此, 潘伟斌说, 曹操墓中出土的画像石是来自墓门和石椁上的, 因此严格地说, 它们不应该称为画像石 。 这些画像石不仅在盗洞周围出土, 而且大量出土于墓室内, 推测其是封闭侧室门的, 石头上还保留有粘结用料白石灰的痕迹 。
至于“抹上黄土冒充”, 潘伟斌认为, 因为这些画像石是被盗墓分子从门上撬下来, 掩埋在黄土中, 所以其上面粘有黄色土痕, 没有谁专门抹上去造假 。
4 不是卞氏?
质疑:女性尸骨年龄与卞氏不吻合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史博士张国安认为, 被当作曹操墓证据的“魏武王常所用”石牌其实大有问题, 单“常所用”这三个字, 无论考古学还是历史学上都没有这三个字, 没有先例 。 张国安称, 象征墓主身份地位的墓葬内台阶, 曹操墓与曹休墓居然都是七级, 老子与儿子墓居然都是同等规模, 无法显示身份差异 。 另据史实记载卞氏、曹冲都曾移来与曹操合葬, 但女性尸骨年龄不符合, 因此西高穴墓主不可能是曹操 。
回应:年龄鉴定允许有一定误差
对此唐际根回应称, 西高穴二号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 无论是字口上还是石牌上, 都有明显的千年土圬和水圬 。 其中1枚石牌, 更是从1件漆器所叠压的层位下出土的, 纵使文物可以造假, 考古地层关系却不可能造假 。
曹操妻子卞氏, 按照历史记载死时应该是70多岁, 但曹操墓中出土的女性尸骨只有五十多岁 。 对此潘伟斌说, 关于年龄的鉴定, 是允许有一定的误差 。 因为人头上的骨缝线在五十岁之后, 一般变化都不会太大了, 所以, 在鉴定时只给个大约数, 五十岁以上称为老年人 。 但是, 卞氏生前的生活环境一直很好, 食物比较讲究, 因此, 其牙齿磨损程度远不会有平常人那样厉害 。 因此, 凭此一点进行鉴定也会有误差 。
专家说法
刘庆柱 这不是在探讨学术问题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考古所前任所长刘庆柱在曹操墓的认定中起到重要作用, 这一次也被质疑者“炮轰” 。 西安市委党校历史系教授胡觉照称, 刘庆柱在“曹操墓”的认定中缺乏应有的诚实, 胡甚至称要和刘去测谎 。
24日, 刘庆柱接受采访人员采访回应此事 。 他表示, 这次的质疑行为不是在讨论学术问题, 而是把学术政治化、社会化 。 “这些质疑实际上是‘造假’观念先行的”, 质疑的根本问题成了造假墓 。 “我们国家有文物保护法, 造假墓这是犯法的, 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 另外不是造假你说造假, 这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 ”
“如果说里面是有人故意放进去假文物的话, 这里就有作案的动机的问题, 谁放的?为什么要放?碑上的文字是谁写的?参照什么写的?有没有先例?你要用语言学、古文字学、历史学等学科的资料来证明的 。 科学研究可以假设, 假设成立当然可以质疑, 但是如果假设得不到证实的话就是假想了 。 ”刘庆柱表示, 这些声音对他不会有干扰, 对于曹操墓的判断, 他已经做过很多专业的解释 。
唐际根 恐无一人有能力造如此规模的假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殷墟发掘队队长唐际根则称, 曹操墓是“有计划造假”的说法立不住脚 。 西高穴二号大墓, 仅墓道即长达40米, 宽近10米, 墓底距地面15米, 以巨石铺地, 青砖砌起 。 “二号墓加上一号墓整个墓园占地上万平方米 。 如果要造假, 如此大规模一直没人发现?”
唐际根说, 曹操墓中还残存了400件文物 。 如果有人造假的话, 这400件文物都得假造成与曹操或者曹操的时代有关, 否则就会“穿帮” 。 “普天之下, 包括最有经验的汉魏考古学家在内, 恐无一人有能力制造400件时代风格一致、组合关系符合墓主的身份与背景、符合当时典章制度的文物, 并将这些文物埋藏到一座沉积了2米多厚淤泥的墓葬之中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