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每个人所拥有的《中国药典》是不一样的 。但是,作为我国药品质量管理规范(GCP)的技术标准、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标准,其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而制定,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 。“中国药典”自201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后,已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中国药典》共分为16卷、总分类183个、部分分类852个 。

文章插图
1、对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从药物的发现到临床应用和上市后再评价到监管工作中,国家药典对药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了科学规范,全面提升了用药安全水平 。从生产环节看,国家药典对各类药品按照不同的储存条件和使用要求进行了分类,并建立了相关标准 。从使用环节看,国家药典以保证药物合法应用为出发点,并制定了相关标准 。通过这些标准为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提供保障,药物科学规范有序地使用,实现药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严格把关,确保药物安全有效实施 。这些标准大多是针对整个制药环节来说的,旨在保证生产环节的标准得到落实和保证,以保障每个药品从原料到成品达到安全、有效和可追溯性要求 。
【现行的《中国药典》哪年版本】2、药品质量控制体系和检验方法的建立
在我国,药品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检验方法,包括药物质量控制体系、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关键药品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药物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从药品的源头开始,控制其生产质量 。全过程质量管理(HACCP)是保证制剂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使用的关键所在 。关键措施主要包括:确保药物质量稳定、可控、可追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在药典中明确药品全过程检验要求、操作规程 。通过建立有效的中药材(含饮片)从种植采购到出厂到销售全过程监管体制,并通过建立适应我国药典要求的检测方法,对不合格原辅材料及其生产过程严格实施监测等方面形成闭环,以确保药品质量稳定,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高效 。
3、药物标准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全球制药行业发展迅速,药物开发和创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十分重视制定国际化标准 。以《抗菌药物临床试验药品技术要求》《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评价技术要求》《中药新药特殊要求》为代表的“中国药典”,与国际通行的药典标准接轨,提升了我国制药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与水平 。我国药物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标志着我国在医药科技领域逐步走上了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道路,标志着我国医药产业实现了高起点发展 。
4、鼓励药品标准化成果利用
药品标准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果可发挥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作用,也可以为社会发展、公众健康服务 。所以,在推进《中国药典》编纂工作时,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集中攻坚、重点突破 。例如,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关于推进医学标准与临床需求相结合建设高水平医学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在未来三年内,建立与医疗机构临床需求相匹配的高水平医学标准体系,其中包括国家版“中国药典” 。为充分发挥“中国药典”在行业管理中的引领作用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药品标准化工作进行规划 。如美国 FDA批准发布了《药物开发评价通则》(DDGs)等美国药品标准体系 。
5、实施 GCP促进药品创新发展
GCP的实施对确保药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传统药品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的不成熟,以及现有技术标准不能很好地适应制药行业技术创新发展需要,中药、化学法中药、生物制品等传统药品品种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用药需求 。此外,实施 GCP后,在药品包装材料、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为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药企业需加强工艺技术创新,推动中药产业整体升级发展 。《中国药典》对中药品种按照剂型划分分别制定了国家标准,如片剂、颗粒剂等规格 。同时规定了检验方法要求及限量技术标准,涉及理化化学指标和含量测定方法等 。GCP进一步提高了我国中药法规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为规范其生产工艺、保证产品安全和有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
- 转动的风车的运动是什么现象 风车转动有什么特征
- 怀孕初期可以吃烧烤吗
- 如何用网络人远程控制电脑实现远程文件管理
- excel统计数据出现的次数
- 教育美育有哪些表现
- 买电脑必看,怎么选择一台好电脑
- 局域网共享中发现共享资源之lansee局域网软件
- 未来三年做什么行业最赚钱
- 如何设置光猫以实现最快的网速?
- 小米手机亮度怎么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