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何为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 该指标既包括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价格, 也包括多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价格, 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费用, 可以全面反映多种市场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对居民实际生活的影响程度 。 该价格指数为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居民消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工资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也是四大宏观调控指标之一 。 国际上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程度的重要指标 。 因此, CPI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由于人们对CPI的统计方法和制度认识不一样, 有时也引起过一些争论和分歧 。 一、CPI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情况的总体趋势, 往往与人们实际感受不一致 。 有人说, 我国政府公布CPI数据, 往往与人们对物价的实际感受很不一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事实上, 首先, CPI是一个总量指标, 它反映的是全国居民消费品和居民服务项目的价格总水平, 与各个地区甚至每个居民的感受可能不一样;其次, CPI是度量一组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情况,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 。 根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消费习惯, 并参照抽样调查原理选中的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数据, 并结合其它相关资料, 选取了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规格品种, 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 。 但是这些住户和调查项目无论怎么有代表性, 也不可能是每个人消费的全部真实反映, 也就是说, 每个人的消费商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权重不可能与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的商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权重一致, 如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占比大一些, 城市居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类项目消费占比大一些, 因此, 个人对价格的感受与CPI指数肯定有一定差异;第三, 每个人的收入水平不一样, 对物价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 这也造成了居民对价格的变化感受不一样 。 一样的东西, 有人觉得贵, 也有人觉得很便宜 。 因此, CP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情况, 是一种总体趋势 。 二、为便于指标的可比性, 当前我国统计制度没有将商品房价格列于CPI范围, 这是合理的 。 当前, 对CPI争议最大的恐怕就是商品房价格是否应统计在CPI之内 。 从统计制度上来说, 由于商品房购买在统计分组上归于投资范畴, 不包含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内, 但反映居住价格变动的房租、建筑材料、房屋贷款利率和物业费等则包括在内 。 不少专家对这种分组持有疑义, 由于近年来商品房价格上涨较快, 从工资房价比看, 超出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 对居民生活和消费形成了较大压力, 但这种商品房价格又没有统计在CPI之中, 因此, 不少人认为低估了CPI的上涨幅度 。 众所周知, 商品房是一种一次投资, 多年消费的商品, 从国际上看, 商品房一般也不包含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内, 为便于指标的可比性, 当前我国统计制度也没有商品房价格列于CPI范围, 这是合理的 。 投资房产与投资股票一样, 我们不能把股价波动也统计在CPI之内吧?当然, 我们也要承认, 我国的情况与国外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我国过去长期把住房归于职工福利范畴, 扭曲了住房价格, 后来主张“居者有其屋”, 千方百计让每个人都拥有住房,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拥有一套住房都是居民终生奋斗的目标, 不少人少吃省用一辈子, 就是为了获得一套住房, 这导致了商品房买卖市场很发达, 而商品房租赁市场不景气 。 另外, 由于户籍等多种原因, 我国人口流动性还是不大, 也影响了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 。 所以, 在我国, 房屋租赁和房屋买卖对居民居住类商品消费的影响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还有人认为, 购买商品房究竟是消费还是投资, 主要看购买商品房的用途, 是消费就是消费, 是投资就是投资,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确实需要认真研究 。 如何理解PPI(生产价格指数)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 当前也有不同的看法 。 近年来, PPI上涨一直居高不下, 而CPI是启而不动, 始终在低位徘徊, 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 从理论上说, 生产和消费是经济运行链条上的两个端点, 产生价格指数主要反映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 即源头和中间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 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中上游;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反映消费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 即最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 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下游和终端 。 上游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会逐渐传导到下游商品的价格变动 。 根据过去20年的经验数据分析, 这种传导的时滞大约在一年半左右 。 但从现实情况看, 这种价格传导远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直接和直观 。 某些上游商品价格上涨能否传导到下游, 主要取决于该类商品的供求状况、供求弹性和产业链条的长短 。 近年来上、下游商品间的价格传导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表现为传导时滞延长, 传导效应减弱, 有的甚至出现了传导“梗阻”等 。 另外,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经济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趋势在加强, 在价格传导过程中, 也可能出现“溢出效应”, 即企业通过薄利多销, 扩大出口等方式消化掉了 。 如近两年, 钢铁价格猛涨, 但以钢铁为主要原料的汽车、家电价格不涨反跌, 这说明, 在目前的买方市场中, 决定价格不是成本而是供需 。 三、GDP缩减指数代替CPI存在局限性, 其范围过于广泛, 时效性和敏感性差 。 由于CPI的变化似乎与人们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 有人建议用GDP缩减指数来取代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数 。 GDP缩减指数是衡量一国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数, 是用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对比计算出来的 。 由于该指数所包括的商品和服务的范围最为广泛, 不仅包括全部物质产品和涵盖计入GDP的全部服务产品, 也包括进出口商品, 理论上是最全面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指标 。 目前GDP缩减指数明显高于CPI, 似乎更接近人们的真实感受, 因此, 有人提议应把GDP缩减指数取代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 但事实上, GDP缩减指数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它范围过于广泛, 它包含有投资和出口商品的价格, 而这些商品与消费者是不直接相关的, 还包括了那些不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的估算, 主要是对政府的劳务 。 另外, 编制这一指数需要收集大量资料, 实际GDP是用各行业的价格指数推算的, 只能近似反映各行业价格水平变动的价格总指数, 一年公布一次, 时效性和敏感性差 。 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内容涵盖了居民日常消费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 可以全面反映多种市场因素变动影响到居民消费价格波动及其对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 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程度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一般规则, 具有较好的国际可比性 。 四、CPI分析预测中“翘尾因素”不可忽视 。 在CPI的分析预测中, “翘尾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 通常情况下, 人们用以上年同期价格为对比基期的同比价格指数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程度 。 这个同比指数并不是全部反映实际涨价幅度, 它包含着“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两部分 。 所谓“翘尾因素”是指上年价格上涨对本年的滞后影响程度 。 如果上年价格呈前低后高走势, 那么“翘尾因素”就为正影响, 反之则为负影响 。 如2003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呈前低后高走势, 其对2004年的“翘尾”影响高达2.2个百分点, 占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涨幅的56.4% 。 而2004年的价格呈两头低中间高的走势, 其对2005年的“翘尾”影响仅为0.8个百分点 。 因此, 在2005年价格总水平中, “新涨价因素”将起决定性作用, 这也是我们分析预测价格走势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 CPI已成为我们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是CPI又是一个经常变化的指标, CPI的变化性与政策的稳定性有一定矛盾, CPI变化多少政策才需要调整?这需要深入研究, 以下附表是国外的一些经验数据 。 从附表可以看出, 对于长期的通货膨胀目标, 发达国家一般在1%-3%, 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般稍高于此 。 这取决于本国经济结构及其发展程度, 以及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 我国目标区间是多少, 国家没有公布 。 有专家认为是1-5% 。 前不久,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在北京大学作了一场关于经济周期的演讲, 他特别申明他的理论对中国暂时还不适应, 说明中国的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 。 我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还需要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
- lv官网价格,lv包包官网价格
- 50电缆价格,50电缆价格多少钱一米
- 华美月饼价格,华美月饼价格一览
- 聚氨酯喷涂价格,冷库保温聚氨酯喷涂价格
- 奔驰a级价格,奔驰a系列价格和图片大全
- 爱马仕铂金包价格,爱马仕铂金包价格和配货
- 蔚来es6价格,蔚来es6价格及图片
- 比亚迪宋价格,比亚迪宋plus
- lol英雄价格,lol英雄价格是怎么定的
- 奇瑞瑞虎3价格,奇瑞瑞虎3价格2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