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采访人员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 ,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正式成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 , 目前申报自然遗产的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 。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 , 于1976年设立的保护形式 。 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 目前 , 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6项 , 其中自然遗产14项 , 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 数量均居世界第一;另有文化遗产38项 , 总体保护状况良好 。
2019年 ,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 , 江苏省盐城的两处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 同时 , 中国政府庄严承诺 , 继续开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 , 将黄(渤)海区域更多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世界自然遗产|上海人骄傲!崇明东滩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横跨东北亚和澳洲 , 大多数候鸟无法连续完成如此长距离的迁徙 , 因此需要在中途停留和觅食 。 崇明东滩保护区位于黄海生态区南缘 , 正是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中间节点 。
崇明东滩保护区还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生态敏感区 , 处于长江口与东海形成的“T”字形结合部的核心部位 ,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截至目前 , 该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300余种 , 其中有22种全球受胁物种 , 1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5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是我国履行国际有关公约和协定的重要窗口 。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崇明东滩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 因此被列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 。
2023年 , 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新一批世界遗产提名地 , 崇明东滩极有可能成为上海首个世界遗产 。
- 疫情防控|地铁早高峰进站客流大?回应!这几天上海人还要注意这些!
- 宝藏|上海人入夏仪式感 冷饮7毛一根人人都是批发商
- 这家|上海人兜兜小菜场 感受曾经生活的C位再度回归
- 优惠券|@上海人 25块钱的地铁公交券优惠券来啦!附攻略
- 运力|上海人注意!今起铁路部门增开至这些方向的列车
- 曲线堂食法|来看上海人的“曲线堂食法”,久违的烟火气
- 618|超9成快递小哥返岗、个人寄件业务全面恢复……上海人,你的快递到了吗?
- 事故办案|上海人关注!沪推出交通事故处理8项便民利企措施
- 游客|上海人注意!百亩玫瑰园来了!这个公园恢复开园
- 疫情防控|上海人注意!沪上这些公共体育场馆6月8日开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