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象征意义


失乐园象征意义

文章插图
“失乐园”,译为“失了乐园” 。翻译为“失去乐园”,是一种消极的象征 。从字面上看,“失乐园”意为没有了乐园的意思 。我们现在所说的“失乐园”其实是“失了”二字,它代表着失去乐园,没有了乐园,这个词就被引申为无意义的、空荡荡的、让人痛苦和空虚的意思 。在人类历史中,失去乐园一直是被赋予意义最多的一种存在状态和象征状态之中,这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是最多见的,当然,其他民族也不乏有类似失去乐园的记载和描写,而中国文学是以中国“文化”、“民族”为中心进行创作,把“文化”、”历史”、”民族”联系起来看待事物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以艺术作品而见长,同时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固有的特质和特性 。所以在文学作品诗经中有“失乐园”之说,虽然它与儒家所倡导的“中庸”概念相违背,但是它又包含着中庸之道思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我两忘;荣辱不惊;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物我两忘;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物物两忘;物我两忘……此为诗经中所倡导和提倡之精神内涵当中所包含着的一种精神理念和审美观念,这种理念与审美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推崇之精神内涵当中所蕴含着的一种审美取向与价值追求罢了 。
1、失乐园
在中国古代诗歌当中,许多作品都会提到失乐园,但其含义和意义并没有一个固定合理的说法 。例如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有关失乐园之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郑风·车之什·硕人:“硕人之子,我何求也?”其二:陈风·硕人:“硕人之子,我何求?”其三:硕人之子·无垢:“硕人之子,我何求?”因此,失乐园被看作是一种消极心理观念和行为艺术,它不但代表着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也通过这种消极态度而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意识信号 。如对理想社会、个人奋斗生活过程与结果以及个人前途有着积极影响和暗示作用:一个理想社会产生于个体之间,个体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理想付诸行动实践以达到既定目标 。一个理想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和积极因素且不断发展壮大和变化无穷的和谐社会;而在实际人类文明当中,人性之善与恶与生一直是困扰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与结果之一 。
2、失乐园的作用
【失乐园象征意义】诗经里面的失乐园体现的是一个人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或者说这个态度是由他对待生存和生活所决定的,因为失去乐园就意味着人活在这份生活当中已经完全没有了意义与价值,而丧失了这种意义与价值的人也就没有了自我,所以失乐园对人来说有这样的作用:①失去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生命 。失乐园将这一切都埋葬在里面,那么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成了过往云烟 。生命是一团乱麻,它把人从尘世当中拽出来带到世上 。②失乐园将一个人从头到尾从里到外都被一团乱麻所包裹着,让他觉得生活根本没有意义和价值,使他觉得没有属于自己的存在空间与场所 。③失去乐园让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价值、激情和追求等负面因素,使得人性不被束缚、自由和情感所控制!
3、总结及探讨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失乐园故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它之所以能被后世所引用,主要就是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消极、虚无和空虚,这种虚无和空虚不仅对于人们自身的生命存在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于整个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这种积极、虚无和空虚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之精神内涵之一,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崇尚之精神理念和审美观念所追求及所认同之人生境界 。作者简介:罗士英(1911—),男,湖南湘乡人,教授、博士 。主要从事传统文化、思想道德研究及文艺理论研究等,著有文化与哲学、艺术的生命、西方思想的起源等书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非支持或者反对任何一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