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中医保健理论关于一年四季沐足有记载:“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我国民间谚语也有“天天洗脚,胜过吃药”之说 。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喜欢睡前泡脚,长期坚持,他曾作诗:“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 。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 。”这些诗句论述了泡脚的益处 。
因为足浴能促进血液循环,脚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称,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血液循环不好,故古典医学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特别是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足浴是极好的保健方法 。
1.晨梳头,夜沐足
中医学认为,头为一身之主宰, 顶有百会、四神聪、上星,鬓有太阳、率谷,额有印堂,枕后有风池、风府、哑门、翳风等穴位,当诸阳所会,百脉所通,故梳发能明目祛风,引血向上 。
足三阳、足三阴经均起止足部,并与全身经脉、器官密切相联,足浴通过热力及药物作用于脚部,可起到引火归无、引血下行、调和阴阳的作用 。
另外,中医学历来强调天人相应,不同的时间、节气以至于时辰都有不同的养生要求,养生如能顺应天时,必然能使经络通畅,气血充盛 。一日之晨如一年之春,属于阳气升发之时,此时刺激诸阳之会效果尤佳 。“ 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 (《 养生论》 ) 。
相反,由昼至夜则若春至冬,过午阴气自半,入夜则阳衰阴盛 。同时因“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 素问·厥论》 ),故夜晚寒邪易从足部入侵,进而侵犯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所以容易出现“脚冷冷全身”的现象 。
《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记载:“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 。”所以将沐足时间定于夜晚临睡前,沐足后覆被入睡既能保持整夜足部温暖,顾护阳气,更能改善部分患者的睡眠质量,一举两得 。
2.秋天泡脚,肺润肠濡
1、促进血液循环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 。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尤其是对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泡脚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
2、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
中医学认为,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分布着60多个穴位和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分别对应于人体五脏六腑 。很多人都做过足疗,按摩师点压我们的脚时,会感觉痛疼、酸胀,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明我们相应的反射区脏腑有问题 。泡脚会刺激穴位和相应的脏腑反射区,舒经活络,改善脏腑功能 。
足浴能够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及经络,人体的足部是多条经络的汇聚点,包括三条阳经(膀胱经、胃经、胆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起始点,都在脚上,因此足浴相当于刺激了这六条最主要的经络 。
3、对很多疾病的zhi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 。现代医学认为,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下垂,血液循环不畅,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发冷 。脚部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引发疾病 。中医认为脚部有与人体脏腑对应的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利用内病外zhi的原理,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 。另外,每天坚持不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揉搓脚心,有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
- 脚后跟干裂脱皮,白醋加食盐泡脚,真的有用吗
- 产后你觉得哪些身体状况最不能忍受
- 吃了很辣的东西后,你一般用什么解辣
- 阿胶月经前吃好还是月经过后吃好
- 暴食完后吃了泻药,第二天全拉了,为什么体重还是重了2斤?
- 还记得那个17岁上中科院的神童么被劝退后,他如今在做什么
- 不值得花钱的8件家居用品,用过后发现,太不实用,都是鸡肋
- 装修一定要听设计师的?她以自己想法为主,完工后处处是惊喜
- 产后三个月内瘦回辣妈好身材,如何健康做到减脂不减奶
- 睡觉后腿酸痛的难受是什么原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