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家长教育理念偏激 。很多家长也有攀比的心理,自己大家庭中的攀比、自己家和陌生人的攀比、自己家和朋友家的攀比 。这种攀比,无形中让家长开始对孩子的要求无判断 。
3.三代人一起居住 。这种情况特别普遍,家长没有充分时间教育孩子,于是请长辈帮助抚养教育 。而隔辈教育是有很大弊端的 。老人们的心理大多是补偿的心理 。通过对隔代的补偿来弥补对自己孩子教育得缺失 。并且老人的教育思想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潮流 。而孩子们也完全们看出爷爷奶奶对自己可以是任意听从 。于是,孩子就会钻空子,让父母尴尬 。
4.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得来不易 。很多宝贝是爸妈经历了千辛万苦才保住的宝贝 。还有的是老来得子,实在不易 。因此,孩子一旦出生,格外超越极限的疼爱!以至于逐渐形成溺爱!
第三、给出建议???几个“不”要做到!1.不包办!
不包办孩子能做到的小事情 。例如,刷牙洗脸吃饭,到了能做好的年龄一定要争取让孩子去做好 。9-24个月:简单的爬行,指令性行为,再见,亲亲,抱抱等 。再大点还可以自己拿着瓶子喝水,拿着勺子吃饭,坚决不要喂 。孩子吃饭的本领是天生的!
2-3岁:简单的小家务活动 。例如,自己洗袜子,洗不干净没关系,坚持洗一定能行 。自己整理玩具 。吃饭时拿餐具等 。帮助爸妈摆桌椅 。有花园的可以帮助爸妈定时浇花 。
3-5岁:可以尝试洗筷碗 。高度不够的不是理由,可以加上小凳子来刷碗 。量不用特别多,主要让他参与 。自己看不带文字的绘本 。
5-7岁:自己穿衣服 。自己厕所如厕 。简单清理垃圾 。收拾茶具等 。自己能认字读书 。
7岁以后:可以独立睡觉 。独立完成一本书的阅读 。独立收拾自己的房间 。
不包办孩子能做主的事情 。还是能做主的事情,有独立的选择权和思考能力时,家长不要先入为主 。一味地帮助孩子去做决定 。需要家长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决断 。
例如,这个玩具该不该给小朋友 。家长不要做决定 。让孩子自己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心理去做安排 。家长管的越多以为越是爱!其实这都是越权了!
2.不袒护!
很多家长溺爱的突出表现就是格外袒护 。尤其是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家长一味的包庇和袒护 。不能让孩子经历磨难,家长以为孩子经历磨难就是一种痛苦 。或者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经历了磨难就是吃亏 。例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打架起争执,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吃亏就去袒护孩子找对方家长打架 。这些都是没有理性袒护孩子的行为也是一种溺爱的表现 。孩子在出现个别错误的时候,家长要理性的面对,而不是一味的去找他人的原因,要客观地找到自己孩子的问题 。
3.不妥协 。
很多家长刚开始给孩子规定了很多的家规 。但是都没有一一落实贯穿下来 。更多情况是家长做了妥协 。例如孩子一哭一闹,家长的原则就是没有了 。这种妥协就是一种溺爱,孩子认为家长是可以无条件的一味的妥协 。于是孩子的要求会更上一层楼 。因此家长一定要做到不妥协,无论孩子什么情况,原则的问题绝对不妥协 。
4.不过分关注 。
请记住,我们说的是,过分关注 。全家人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妈,姑姑叔叔婶婶等全家人看一个孩子,吃喝拉撒睡无不在家长的细微的掌控之中 。孩子会不自觉的有“我是老大”的主角感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完全依赖家长们!
【11岁的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怎么办?】我是帅他妈,总结:溺爱有危害!可疼爱不可溺爱!不包办,不袒护,不妥协,不过分关注!爱孩子是我们做家长的天性,但请大家不要溺爱,这样就等于害孩子!
- 为什么胖的人得高血压的多,瘦的人得高血压的少?
- 抠鼻屎真的对鼻子不好吗?
- 可以测-对家里好的几种花草
- 红糖姜水真的能减轻月经期的疼痛吗
- 如何自学按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 有哪些蜜桃奶茶色的口红推荐
- 为什么流汗流的是水,却减的是脂肪
- 拼多多补单需要注意的风险有哪些?要掌握什么技巧?
- 你的家乡在过年期间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呢?
- 杨紫的娱乐圈好友们都有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