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上世纪60年代 , 英国发生了一起神秘事件:一个农场的数十万只火鸡一夜之间全部死亡 。 后来经调查发现 , “罪魁祸首”是一种从巴西进口的发霉花生粕 。
火鸡吃的饲料里添加了发霉花生粕 , 引发大规模死亡 ,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后来 , 科学家将“罪犯”命名为了黄曲霉素 。
日常生活中 , 黄曲霉素并不少见 。
?藏在卫生间里的“它” , 可能是黄曲霉素的源头
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 , 卫生间里居然也有黄曲霉素的影子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指出:黄曲霉素喜欢藏在长期不清洁的冰箱 , 以及潮湿、阴暗、高温的地方 。
说起家中最潮湿、阴暗的地方 , 你可能已经想到了 , 就是卫生间的角角落落 。 其中 , 马桶的周围 , 最容易滋生黄曲霉菌 。
在安装马桶的时候 , 玻璃胶是必不可少的 。 玻璃胶具有防水、防漏等优点 , 但是也很容易吸附各种有机物 。
再加上马桶周围经常处于潮湿的状态 , 时间一长 , 各种霉菌和微生物就会在玻璃胶的表面和缝隙生长 , 最终使玻璃胶发霉、变黑 , 甚至老化、脱落 。
【黄曲霉|黄曲霉素爱“藏”在哪?这4个物品中很常见,别舍不得扔】黄曲霉菌就“隐藏”其中 , 如果不小心触碰到 , 就会增加感染风险 , 给健康带来隐患 。 所以 , 马桶和马桶周围要经常清洁 , 保持通风、干燥 , 以免滋生黄曲霉菌 。
黄曲霉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1㎎黄曲霉素 , 就可以致癌;20㎎黄曲霉素 , 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 经研究 , 黄曲霉素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危害 。
?
如果不慎摄入一定量的黄曲霉素 , 会导致急性中毒 , 引起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 严重者会出现腹水、水肿、出血 , 甚至死亡 。
进入人体之后 , 黄曲霉素会被肝脏吸收 , 经细胞色素酶代谢转化之后 , 使抑癌基因“变坏” , 从而促使肝癌、胃癌等癌症的发生 。 因此 , 世卫组织将黄曲霉素列为了一类致癌物 。
黄曲霉素同样喜欢“藏”在这4个物品中
除了厕所的马桶边 , 黄曲霉素还喜欢藏在食物中 , 比如花生、玉米、坚果、大米、咸鱼等 , 以及长期不清洁的家用厨具和餐具中 。
1.发霉的花生
花生富含油脂 , 生长环境潮湿阴暗 , 碰巧黄曲霉素又溶于油脂 , 所以花生发霉之后 , 会滋生出大量的黄曲霉素 , 最好不要食用 。
此外 , 小作坊榨的花生油和来路不明的劣质花生酱 , 可能没有挑出发霉的花生 , 或者机器长期不清洗等 , 也容易造成黄曲霉素超标 , 因此尽量不要购买和食用 , 以免导致黄曲霉素中毒 。
2.发苦的坚果
黄曲霉素以孢子的形式传播 , 坚果变质发霉之后 , 产生的苦味就与黄曲霉素有关 。 如果不慎吃到发苦的坚果 , 要马上吐掉 , 并用清水漱口 。
?3.发霉的玉米和大米
玉米和大米等粮食作物在收获和储藏的过程中 , 容易出现霉变的情况 , 从而出现黄曲霉菌 , 所以要及时把发黑、发霉的颗粒挑出来扔掉 , 而且要学会正确储藏食物 , 以免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 , 或者导致误食 。
4.没洗干净的砧板和筷子
砧板和筷子等厨具在使用的过程中 , 本来就很容易残留淀粉 , 如果不及时清洗或者清洗不到位 , 就会发生霉变 , 从而产生黄曲霉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