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强和妻子都在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近几年,夫妻收入的三分之二都用于请保姆了 。“教育成本更是个无底洞 。”他说,老大3个月就接受早教了,老二现在快2岁了,但因为家里财力吃紧什么早教班也没报 。“价格都太贵了,什么亲子阅读、亲子游泳,随便一节课都是300元起 。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全家再紧紧,让老二也上早教课呢?”
第一批二孩家庭,夫妻大多是70后或80后,正是年富力强干事创业的年纪,可是来了二孩,上有四老下有俩小,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在孩子呱呱坠地、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余荣玲发现问题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多 。比如,与老人在教育小孩方面的分歧、两个小孩之间的差异如何妥善对待等 。一旦遇上老人或孩子生病,生活节奏更是很容易被打乱 。“我定期会带公公婆婆体检,老人和孩子身体都很重要 。”余荣玲回忆,有段时间,孩子爷爷生病做了手术,孩子奶奶去照顾,自己只能专门休息了一段时间,在家带孩子 。
如何挤出时间照顾好、陪伴好两个孩子,是余荣玲很担忧的问题 。“老人年龄大了,基本每天晚上8点他们就休息了 。有一次下班回家,帮小女儿洗完澡,我因为太累不小心睡着了,那时孩子爸爸加班还未到家,爷爷奶奶也睡了 。因为水龙头热水没打开,大女儿只好自己洗了个冷水澡、爬上床去睡觉,事后还发烧了 。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总感觉陪伴他们的时间不够 。”余荣玲难掩愧疚地说 。
怎样平衡好两娃之间的关系,是不少二孩家庭会面对的问题 。洪桢的大儿子12岁,小儿子即将满4岁 。为了能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洪桢和丈夫买了学区房,平时夫妻二人和大儿子一起,小儿子则暂时和爷爷奶奶住在邻近小区,等到上小学再接回一起住 。让洪桢没想到的是,只有周末才能相聚的兄弟俩,一见面就是“脸红脖子粗” 。不过,在洪桢看来,这只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眼前的矛盾会随着兄弟俩的成长消解 。真正让她感到心力交瘁的,是小儿子同自己的生疏 。
“精力有限,两个孩子的事只能哪个要紧先顾哪个 。”大儿子马上就要小升初,洪桢夫妻把精力都投在了他的学习上 。“我工作忙,晚上九、十点回家是常态,平时都是爸爸接送老大上下学,我晚上回去再盯一下 。”因此,尽管和小儿子住的小区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但洪桢最长有近2个月没和他见面 。直到有次小儿子住院,她第二天赶到医院,不论怎么逗儿子只换来沉默时,她才后知后觉缺少陪伴对孩子的影响 。“他的头就一直背过去,不想交流,小孩子真的很敏感 。”
不只是小家庭的事,更是社会的事
“虽然我国仍然处于人口增加期,但人口结构失衡压力大于人口总量压力 。”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副院长周建芳表示 。
来自权威部门数据显示,近年来我省新出生人口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江苏新出生人口86万,2018年降为75万,2019年只有68万 。“2020年全年新出生人口数量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但从去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2020年出生人口数量比上一年减少15%以上,全年出生总人口可能不足60万 。”相关人士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但与此同时,二孩及以上人口占比在逐年增长:全省“小二子”“小三子”占新出生人口比例,2016年是44.5%,2017年上升至51.6%,2019年是52.6%,2020年的比例可能要达到53% 。
但这些数字,远没有达到政策设计之初时的预想 。全面二孩政策刚出台时,不少专家认为二孩家庭可能会出现“井喷”现象,许多地方妇保院也都未雨绸缪,纷纷扩大产科门诊和病房的规模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当年还专门成立了“二孩咨询门诊”,应对可能出现的二孩生育高潮 。“目前看来,还用不着到这一步,近几年出生的孩子并不比全面二孩政策出台时多 。”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说,2019年全年该院只接生了2.3万个宝宝,与高峰年头接生3万个宝宝相比,相差好几千人 。
- 生二胎的好处和坏处 生二胎的坏处有哪些
- 京东工业品类目老带新招商激励政策
- 一般家庭要不要生二胎 到底要不要生二胎
- 4月清明小长假,根据现有防控政策,所在城市可以外省出游吗?
- 三孩政策空降!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
- 江苏省考什么时候开始?
- 北京市二胎补助标准 北京二胎政策2021
- lazada罚款政策是什么?侵权售假有什么处罚?
- 如果到高三想复读,面对下一届政策不一样的情况该怎么办?还能复读吗?
- 淘宝的隐私政策可以参考吗?隐私政策有什么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