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全文赏析及解释 月是故乡明上一句诗句是什么

古代诗人们对于月亮有很深的情感 。尤其是诗歌发展到了唐朝 , 人们对于月亮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 , 也更加丰富了月亮的意象内涵 , 由此关于月亮的诗歌也越来越多 。
我们最熟悉的 , 莫过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又或是张九龄“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都是脍炙人口的写月唐诗 。相比而言 , 诗圣杜甫也有不少写月唐诗 , 尤其是下面这首唐诗 , 堪称是杜甫最著名的写月唐诗 , 其中10个字写出诗人颠沛流离之苦 。且看:

戍鼓断人行 , 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 , 况乃未休兵 。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月夜忆舍弟》 , 显然是一首寄人诗 。月明之夜 , 诗人在远方得不到家人的消息 , 看着是天上的月亮 , 想起一家人团聚 , 心中很是感慨 , 由此写下了这首传颂千年的唐诗 。而其中最精彩的诗句 , 当属这句“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虽然题目写的是“月夜忆舍弟” , 但是诗歌一开篇并没有直接呼应题目 , 而是勾勒出了一幅秋日萧瑟边塞的图景 , 也赋予了这首诗表达的现实基础 。“戍鼓断人行 , 边秋一雁声” , 戍楼之上更鼓声声 , 路上已经没有行人 , 天空中传来一声雁鸣 。
这萧瑟的图景让诗人的内心不胜感慨 , 接下来咏出写月名句“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从今天晚上开始就到了白露时分 , 再看天空月亮 , 虽然是又大又圆 , 但是还是故乡的月亮留给人的印象最深刻啊!
现实的萧瑟在加上月圆之夜 , 诗人的思乡情油然而生 , 由此也更紧扣题目 , 写出“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 , 现在兵荒马乱家里都已经分散了 , 亲人们沦落各处 , 甚至也不知道各人的生死 。杜甫当时正在经历唐朝中期的战乱 , 他写出了自己的经历 , 也写出了那个时代最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 。
“寄书长不达 , 况乃未休兵” , 这两句是写家书 , 本来路途遥远寄往洛阳的家书就不能常常送到 , 更何况今天的战乱 , 家书、家人的消息更是难以得到及时的消息了 。
【月夜忆舍弟全文赏析及解释 月是故乡明上一句诗句是什么】写这首诗的时候 , 杜甫47岁左右 , 年近半百遭遇战乱 , 只能是到处奔走以避战火 。颠沛流离之后 , 对于故乡、亲人也更多了几分思念 , 一曲“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虽然只有10个字 , 但是是诗人对颠沛流离之苦的最好回应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