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1)日以十本为率日:每天
(2)书遂大进 遂:于是
(3)少不当意 少:同“稍”,稍微
(4)必再三易之不厌 易:改换,更换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 。
3.结合选文说说文徵明书法越来越精湛的原因 。
①每天练习写字的量很大,并且能持之以恒;②写字从来不马虎,只要有不满意的地方就一定会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
附参考译文: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于是大有长进 。(他)平时写字,从来不应付了事 。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 。因此他年纪越大,(书法)越精湛绝妙 。
(四)望梅止渴
魏武①行役②,失汲道③,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恍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④,乘此得及前源 。(选自《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①魏武:曹操,他的儿子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②行役:行军跋涉 。③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道路 。④出水:流出口水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书林纪事译文详解 书林纪事文言文翻译】(1)三军皆渴皆:全,都
(2)乃令曰 乃:于是
(3)甘酸可以解渴 可以:可以用来
(4)乘此得及前源 及:到,到达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士兵们听到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由此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
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魏武帝曹操这一人物形象 。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让军队成功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其才思敏捷、足智多谋 。
附参考译文:
曹操的部队行军跋涉,找不到取水的道路,士兵们都很口渴 。(曹操)就下令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 。”士兵们听到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由此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
(五)郭伋不失信于童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③,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④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⑤,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讫:完毕 。④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⑤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
(1)及事讫及:等到
(2)先期一日 期:选定的日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1)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
(儿童)回答道:“听说使君来了,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迎接 。”
(2)使君何日当还?
使君哪一天能回来?
3.本文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人要讲信用 。但从选材角度看,《陈太丘与友期行》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本文选取的是郭伋守信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陈太丘与友期行》侧重描写,本文侧重记叙 。
4.郭伋的做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做人要守信,要言行一致;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守信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话 。
- 桃花源记译文简短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译文及注释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翻译
- 过零丁洋赏析及译文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
- 九日醉吟译文翻译 九日杜甫赏析翻译
- 书端州郡斋壁赏析 书端州郡斋壁古诗译文
- 送上人刘长卿译文 送上人刘长卿古诗赏析
- 忆江南全文赏析及注释 白居易的忆江南原文及译文
- 西江夜行译文及注释 西江夜行张九龄全诗
- 望蓟门注释译文赏析 望蓟门原文翻译及赏析
- 出塞原文赏析及译文 王昌龄出塞拼音版古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