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停车难问题路在何方?供需不平衡 管理待规范( 三 )
为缓解停车难 , 充分运用新技术 , 提升停车信息服务水平
7月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 提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 。
李瑞敏副教授认为 , 首先应科学规划建设 , 分区域采取不同的停车供给策略 , “对于停车需求较为刚性的区域 , 还是要以满足需求为基本条件 。 ”
很多城市近年来加强停车设施建设 , 补足停车缺口 。 例如 , 沈阳去年制定解决停车难行动计划三年工作方案 , 计划解决停车泊位缺口50万个;西安去年出台新建停车位三年行动方案 , 每年新建16万个停车位 。
“规划是龙头 , 建设是主体 , 管理是灵魂 。 ”李朝阳教授说 , 当前一些城市缺乏专门机构协调停车问题 , 管理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 , 如交警、城管部门等 。 他建议 , 改革停车管理体制 , “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过渡是大势所趋” 。
更具体而言 , 应严格执法、加强监督 。 “目前 , 小汽车在城市占路乱停车的违法成本偏低 , 应当加强联合执法 。 ”李朝阳教授说 , 目前 , 交警执法权限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违法停车 , 城管执法权限是人行道违法停车 , 园林绿化部门执法权限是道路绿化带内的违法停车 。
李瑞敏副教授也认为 , 对不恰当的停车需求以及一些相应的不鼓励按需停车的区域 , 要采取一定的停车需求管理措施 , 例如分区域停车收费、严格执法等 。
此外 , 还应科学合理利用已有停车设施 。 “例如通过设置临时停车位、不同单位停车资源共享、停车位分时共享等手段 , 缓解一定区域、时间内的停车难问题 。 ”李瑞敏说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等生活服务设施 。
目前 , 不少城市提出了鼓励停车共享措施 , 例如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位对外开放共享等 。 对这些新举措 , 读者纷纷点赞 。 四川绵阳市读者李伟说 , 机关大院把空闲停车位提供给附近居民使用 , 能缓解夜间停车难 , 安全方便 , 还避免了停车资源浪费 。
为缓解停车难 , 技术也能发挥很大作用 , 应充分运用新技术 , 提升停车信息服务水平 。 李朝阳教授建议 , 引进智慧停车技术 , 例如 , 提示邻近车库的停车位空余情况 , 引进电子支付、蓝牙等新技术增加停车场通行能力等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有些城市已经上线智慧停车系统 , 市民可实时查询、远程预订车位等 。
很多读者还就居民小区停车难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物业要肯管、真管、善管!”湖北武汉市读者余最玲说 , 她所在的小区内车辆管理得井井有条 , 车主入住时做好车辆登记 , 小区车位先到先停;可将钥匙交给物业管理人员 , 便于需要时将车挪开;一早一晚 , 物业都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指挥车辆进出 。
云南宣威市读者周均虎还建议 , 车位设置、管理、收费等不能仅由物业说了算 , 应尊重业主意愿 , 通过召开业主大会等广泛倾听业主意见 , 共同讨论决定 。
“个人素质也要提高 , 要有序停放车辆 , 不能只贪图自己一时便利 , 忽略了他人的方便 , 甚至给他人造成麻烦 。 ”樊进举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