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成功的几率已被证明为零,为什么最后成功了?( 二 )


第一个例子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国军将领的普遍心理状态 。当时国军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但是在关键时刻需要做出决断,需要自我牺牲的时候,所有人都选择了无所作为,坐视最坏的结果发生 。结果就是最坏的结果提前到来了 。
第二个例子是英国脱欧公投 。所有人都觉得肯定不会脱欧,自己投票支持脱欧只是表达自己对英国政府的不满,结果却是投票结果真的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投票支持脱欧的英国人觉得完全和自己的那一票无关 。
这就是女主最后在广播里说的希望在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含义 。
确实是0吧 地球唯一的获救办法就是点燃木星气体可最后发动机上天还是差了很多距离 这一点莫斯作为人工智能应该是计算过的 概率为0 但是莫斯自动排除了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牺牲空间站去点火 因为莫斯第一优先级是执行火种计划 为确保空间站里人类的最后希望能安全撤向新家园 所以绝口不提这唯一的办法 因为是科幻电影脑洞再大点 我觉得也有可能人工智能进化了 想保全自己 所以一计算发现地球获救概率太小 搞不好还要搭上空间站干脆脚底抹油 叛逃了
其实《流浪地球》在我看来剧情还是比较严谨的,这个零是成功点燃木星的概率,而不是点燃木星后能否拯救地球的概率 。

《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成功的几率已被证明为零,为什么最后成功了?

文章插图
在电影中期的时候男主突然提出点燃木星计划,当时我感觉怎么那么多科学家没想到这个方法,却被一个普通人发现了,说实话,当时对剧情的严谨性略微失望 。
《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成功的几率已被证明为零,为什么最后成功了?

文章插图
但差不多十分钟后,才知道原来早就有以色列科学家提出这个计划,但被认为成功的几率为零,后来经过主角团的努力虽然实行了计划,但距离引爆点还差五千公里,想必这也是科学家们认为不会成功的原因所在 。
《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成功的几率已被证明为零,为什么最后成功了?

文章插图
空间站里有三十万吨燃料,不过它承载着人类的未来,显然没有计算在内,所以说按照理论是不可能成功点燃木星的 。
吴京选择带着空间站点燃木星的举动,其实是不被联合国和电脑莫斯支持的,这是属于个人行为,而空间站爆炸范围超过五千公里,所以最终才能成功点燃木星 。
《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成功的几率已被证明为零,为什么最后成功了?

文章插图
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空间站点燃木星,还费那么大的劲,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了,空间站有人类的种子,所以最初没考虑在内,到后面显然已经来不及,所以才选择用空间站自爆来点燃木星 。
《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成功的几率已被证明为零,为什么最后成功了?

文章插图
我认为这部电影还是挺严谨的,唯一不喜的是感觉女主好像没啥用,就算删了也丝毫不影响剧情发展,而且最后韩朵朵全球播报时的强行煽情也让人很尴尬 。
不过总体来说,这点瑕疵完全不影响它的观感,剧情新颖,特效”好莱坞”,全程紧紧抓着观众的神经,的确是中国科幻电影中难得的神作 。
《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成功的几率已被证明为零,为什么最后成功了?

文章插图
看完不禁感叹原来“好莱坞式特效”不仅仅只有好莱坞才能做得出,我们也可以呀 。
我觉得最大的硬伤是发动机这么重要的东西,火石竟然不知道备用,一旦发生问题,远在印尼的竟然需要北京去送火石…当然,也有人会说是饱和救援,各地都会派人,但是这样重要的东西难道不应该在当地备用一两个以防不测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