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 。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 。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 。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大有君子风度 。
《春泛若耶溪》作者: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
【注解】:
1、际夜:至夜 。
2、潭烟:水气 。
3、弥漫:渺茫 。
【韵译】: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 。
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见了南斗明亮的闪光 。
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 。
人间世事多么繁复多么茫然,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评析】: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 。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 。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 。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 。最后两句写心怀隐居之人,在此环境中,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
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
《宿王昌龄隐居》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注解】:
1、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
2、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
3、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
4、群:与……为伍 。
【韵译】: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
【评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 。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 。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
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 。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作者: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
【注解】:
1、突兀:高耸 。
2、鬼工:非人力所能 。
3、宫馆:宫阙 。
4、净理:佛理 。
5、胜因:善缘 。
6、挂冠:辞官 。
7、觉道:佛道 。
【韵译】:
大雁塔的气势宛如平地涌出,孤傲高峻耸立好象直接天宫 。
- 遇见心动的人说说 心里喜欢一个人的说说
- 感谢老师教育之恩的20条短句 小学生写给老师的祝福语简短
- 风筝原文内容及诗意 鲁迅的风筝原文及赏析
- 描写清明节的25首名诗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有哪些
- 紫苏泡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 有哪些比较好的、性价比高的跑鞋,500元以内的,适合初级跑者?
- 拿自己的眼下细纹没办法了,化妆特别卡粉,有什么办法可以淡化眼下细纹的吗?
- 公务员选调生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 扇形的周长怎么算小学 扇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 doubt三种句型 doubt的用法搭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