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因为他开创了私学 。什么叫私学?就过去的政府办的学校,只有贵族才能上,普通人是没办法上学的 。所以孔夫子叫有教无类,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只要拿几条肉干,他全部都教!
♀孔夫子的《论语》的核心是《学而篇》对现代人学业和事业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就像现在的《刻意练习》所说的那样,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人人都可以磨练的技巧 。日常的生活与工作都是我们实践知识的最佳场所,要把知识通过应用而内化,这才会成为自己的本领,从而改善生活 。这是自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重视他人的力量、如何面对变化,不要单打独斗,也不要认为“事情只有自己做才放心”,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工作效能的最优化!这是共修!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生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各种痛苦 。“学而时习之”强调自修,要“刻意练习+终身成长”;“有朋自远方来”强调共修,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而“人不知而不愠”,就是修行的结果,达到平常心的境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你不要担心自己不被别人知道,你要担心的是你自己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
麻冕:麻织的帽子 。
纯:黑色的丝 。
俭:用麻织帽子,比较费工,所以说改用丝织是俭 。
泰:骄纵 。
全文意思是
孔子说:“用麻线来做礼帽,这是合乎礼的;如今用丝来制作礼帽,这样省俭些,我赞成大家的做法 。臣见君,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磕头,这是合乎礼节的;现在大家都只是升堂磕头,这是倨傲的表现 。虽然违反了大家的做法,我还是主张要先在堂下磕头 。
这表明了孔子并不是一味地维护传统的礼仪,而是对于礼仪改革持有坚守、有变通的开明态度 。涉及礼之精神的是必须坚持的,而那些纯外在的仪文规矩,可以不必坚持 。礼讲究简朴,以前的礼仪是用麻布做礼帽,但现在用丝料制作礼帽显得简朴,所以从之 。礼讲究发乎内心的真情,而行礼的简化是心有不诚而导致行为的简慢,所以不从 。
孔子曾说,事君以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主张礼仪,这并不是谄媚,要区分好之间的区别,礼仪是人的修养,而不是取悦于人的手段,也不是禁锢人行为的枷锁,所以随着时代的改变,礼仪有更适合的方式出现时要跟上潮流,不被禁锢,世事不是一成不变的,斗转星移的同时要与时俱进!
孔子把“合乎礼”作为个人言行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把依礼行事作为“天下有道”的根本标志 。把人人复礼,承礼启仁作为实现社会和谐、大同的一生追求 。
下面举几个孔子对于“礼”的态度的例子 。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已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
由此可见,孔子对于维护礼制的态度坚决不移 。然而“礼”并非孔子所造,最初的“礼”为“豐”,是一种用来盛装祭品的器皿 。后来加上“示”字旁,引申为示范与祭祀活动相关的规矩、礼节等 。后来泛指各种行为规范和礼仪制度 。因此“礼”作为仪式、规范和制度,是千百年来的沿袭而存在 。因此,孔子是通过“礼”的手段,践行“礼”,达到社会和谐,天下大同的“仁” 。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 为什么有人说大龄剩男找对象越来越难?大龄剩男找对象是不是进入了恶性循环模式?
-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应不应该告诉他们性知识呢?
- 为什么现在的婚姻和恋爱,对比过去,显得很随便?
- 你是否想过对你来说最可怕的人可能隐藏在你身边?
- 对口高职考试 对口高职是什么意思?
- 风水驱邪化煞的古钱币,你摆对了吗? 房子西边有个电箱风水上怎么说
- 夫妻应如何处理好对双方父母的关系?差别对待和平等对待哪个更好?
- 国际排联最新的东京奥运会晋级规则出炉,比之前的规则简单多了,对此你怎么看?
- 速卖通联盟营销好不好?退出影响大吗?
- wish退货政策是什么?退货率高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