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第二点:人望 。
明代宗临危受命,保住大明帝国的江山,而明英宗则断送大明数十万将士 。如果正常情况下,明英宗搞政变,估计即便侥幸成功,也会引起天下人讨伐:毕竟明英宗和代宗比起来,之前做的事就是无道昏君,无道杀害有道,天下人不服 。
基于这一点,明代宗也没必要担心明英宗对自己有威胁 。
第三点:继承制度 。
如果夺门之变前夜,朝廷有太子存在,那么,按照古代皇位继承制度,代宗不论是病危还是被杀,第一继承人只能是太子,而明英宗即便通过政变强行上台,也会引起天下人讨伐: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死了太子继位的例子,可没有皇帝死了太上皇复位的例子 。
基于这一点,明代宗在太子去世前,也不会担心明英宗篡权 。
而夺门之变的成功,就在于明代宗运气不好:先是大病,再是没有太子,否则,夺门之变甚至不会发生 。
景帝为何不杀掉英宗,除兄弟之间尚有感情之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 。一是英宗具有太上皇的地位,使景帝下不了手 。太上皇一般来说应是当朝皇帝的长辈或传位者,也就是说当朝皇帝的皇位是从太上皇手上接过来的,这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关系 。按照封建社会政治制度规定,太上皇虽无实权,但政治地位并未降低,而且排名要在当朝皇帝之前,皇帝不但要经常向太上皇请安,而且还要在重大节日时去晋见太上皇以示尊重 。所以皇帝是没权力处置太上皇的 。如果一定要欲加之罪,那也必须在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先由内阁呈报处置意见,再由皇上征得太后意见后先前削去太上皇尊号,降为王爷等,才可以发往外地居住(但仍无权处死) 。二是英宗朝中势力比较强大,朝中大臣大都是他当政时的人,对他有一定的感情,景帝即使有心处置英宗,恐怕这些大臣们会从中阻挠(后来景帝废朱见深太子位时曾给大臣们行贿就说明了大臣们的重要性) 。三是当朝太后孙太后是英宗的生母,太子是英宗的儿子(尚未被废),这点都是景帝所顾忌的因素 。四是景帝对自己能够控制住英宗有信心 。实际上如果不是他意外突发病而不能理政,这一点他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
朱祁钰(1428年―1457年3月23日),汉族,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朱祁镇战败被俘,后在于谦等主战派支持下,朱祁钰登上皇帝宝座,历史称为明代宗景泰帝 。后来,瓦剌看到朱祁镇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也就放回了明朝 。朱祁镇回归后,朱祁钰把他封为太上皇,囚禁南宫 。于是,有人会问,为什么朱祁钰当时不直接杀掉朱祁镇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
一、从朱祁钰自己原因来说
1、不想留下骂名 。朱祁钰之所以能登上皇帝宝座,实属偶然,乃形势所迫 。既然瓦剌威胁已经解除,而且赢回朱祁镇也是自己的同意的,如果这个时候杀死朱祁镇必然会留下忘恩负义、不仁不义的骂名 。这时朱祁钰不想看到的 。

文章插图
2、朱祁镇的表现令他不忍心下杀手 。朱祁镇回归后,朱祁钰之所以把他囚禁在南宫,还把他宫墙外的树木全部砍掉,其主要目的是害怕朱祁镇夺走他皇帝的位子 。而朱祁镇回来后,主动说明自己没有打算重新当皇帝的意思,而且在南宫也规规矩矩,每天读读书,看看月亮,从来没有怨言 。只是因为看到朱祁镇没有跟自己正皇帝的打算,而且两人又是一起长大的好兄弟,于是朱祁钰不忍心对兄长痛下杀手 。
- 为什么在中国小孩的足球教学中,其基本功练习远多于国外,但国足比赛的表现却是感觉没有基本功呢?
- 多多买菜退款怎么退?多多买菜为啥这么便宜?
- 为什么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最后,要安排任我行暴毙?
- 公司励志语录经典短句 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句子
- 为什么那么多年轻姑娘穿皮鞋不穿袜子呢?
- 哈伦裤配什么鞋好?
- 为什么感觉大部分日本韩国女人比中国的漂亮?
- 京东快车总费用怎么算?为何开车效果不理想?
- 为什么高校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也去高校当老师呢?
- 为什么感觉结婚前瘦的男生结婚后就胖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