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为何不杀掉朱祁镇?( 六 )


朱祁钰正愁找不到机会,于是借此事试图诬陷朱祁镇谋反,把阮浪抓起来严刑拷打 。不知道是出于义气,还是别的原因,总之阮浪受尽酷刑后仍旧不肯说一句朱祁镇的坏话,更不肯诬陷朱祁镇试图谋反 。朱祁钰抓不到证据,大臣们又纷纷劝说,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史称“金刀案” 。
“金刀案”记载在《明英宗实录》中,应该是确有此事,此案的出现说明朱祁钰是对朱祁镇起过杀心并且下过手的 。并且“金刀案”之后,朱祁钰加强了对朱祁镇的监管,派人将南宫附近的树木全部砍掉,防止有人攀越树木与朱祁镇联系 。南宫的大门也被上了锁,锁里还灌上了铅,这样,即便有钥匙也无法开门 。朱祁镇日常的饮食衣物都是从一个小窗户递送进去的 。
或许朱祁钰希望以这样相对“文明”的方式,逼迫朱祁镇失去生活的信心,进而自杀 。但是朱祁镇倒是很看得开,不仅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而且还生下了三个儿子和六个女儿,除去没有权力,日子过得应该还算舒坦 。
从朱祁钰对待朱祁镇的手段上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朱祁钰的确有杀死朱祁镇的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做得不够坚决,导致朱祁钰屡屡“心软”的原因应该有两个 。
一是出于两人之间身后的兄弟感情 。明宣宗朱瞻基堪称一代明君,但生育能力不怎么样,一辈子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么两个儿子,好在哥俩从小感情很好 。朱祁镇继位的时候只有八岁,但马上就封了七岁的弟弟朱祁钰为郕王 。按照明朝的传统,亲王就藩后应该立刻到封地,以免对皇帝造成影响 。但一直到正统十四年,朱祁钰居然仍旧住在北京,可见朱祁镇对这个弟弟是十分疼爱的 。
“夺门之变”发生后,朱祁镇已经在群臣面前坐上了龙椅,正在梳妆打扮准备上朝的朱祁钰得知消息后,没有惊慌失色,也没有暴跳如雷,而是连声说道,“好,好,好 。”然后重新躺回床上,面朝里睡下了 。虽然此刻朱祁钰心情难言,但足可见两人之间兄弟之情尚在 。
二十多年的兄弟感情,绝不是一念之间就可以抹杀的,况且朱祁钰是一个十分注重感情的人,不仅对朱祁镇,就连对朱见深他也没有赶尽杀绝 。与此相比,宋太宗赵光义做的那才叫绝,继位之后,接连逼死了哥哥赵匡胤的两个儿子 。显然,朱祁钰无法做到像赵光义那样绝情 。
第二个原因则是出于顾全大局的考虑 。
应该说朱祁钰登基之后,干得着实不错,也得到了群臣的拥护,地位相对比较稳固 。而朱祁镇被幽禁在南宫,又有被瓦剌人俘虏的“不良记录”,对他皇位的威胁并不大 。
但是,如果朱祁钰真的杀死了哥哥朱祁镇,那么必然会招来一众“道学先生”的谴责,或者说他有失伦常,或者说他忘恩负义,或者说他残暴不仁……总之,会使他的威望大受打击 。
古人是最注重“名声”的,明朝的言官们一有机会就激怒皇上,就是为了能挨一顿“廷杖”,给自己留下一个“面折廷争”的好名声 。朱祁钰虽然贵为皇帝但也不能免俗,杀了朱祁镇对他身后的名声大大不利,不到万不得已,他当然也不想背上一个“弑兄”的名声 。
想当年建文帝朱允炆不就是为了怕背上“弑叔”的名声,才让朱棣在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的吗?
一点是:因为为上面有太后
二点是:还有于谦等大臣看到的 。
如果是杀了的话恐怕皇位不保 。
因为当初立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是在明朝危难时刻,大家才让他当皇帝的,后来在于谦的带领下,石亨等将领才把也先打退,谁后又多次打退
瓦剌的军队,最后胜利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