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卡bug提现教程 拼多多bug提现( 二 )


如果真如拼多多存在有组织“黑灰产团伙”前来“薅羊毛”,那么大量无门槛100元优惠券购买为手机话费和Q币,而非实物商品,确实非常不寻常 。众所周知,类似Q币和手机话费,是可以反向提取现金的 。而电商平台的无门槛优惠券,几乎等同现金白送 。
因此,很快也有人质疑,这次BUG事件,不排除是拼多多自导自演的一场营销秀 。尤其是200亿的损失,甚至是所谓几千万的损失,都存在违背客观现实的夸大 。因为同样按照拼多多平台规则,拼多多和商家结算账期一般为15天,即纵然是大量充值为话费和Q币的费用,也不会跟三大运营商和腾讯QQ在当日(即在今天)结算 。
这点,对于拼多多通过腾讯和三大运营商,追回已充值话费是不存在太多技术链路困难的 。当然,三大运营商是否愿意配合,则未必是拼多多能掌控的不确定之处 。虽然在今天晚上时间,已有网友上传疑似中国联通短信通知追回用户通过拼多多“薅羊毛”已充值话费的截图 。
此次优惠券BUG事件最为反常甚至诡异的地方,在于纵然以上传言拼多多故意自导自演的营销秀不成立,那此次BUG时间暴露出拼多多内部风控和流程管理的问题之严峻,甚至可以用罕见来形容 。
因为此次拼多多BUG事件,并不属于第三方黑客攻击的行为 。
网络平台无论是商家设置失误,还是技术漏洞,或是平台故意为之,对于那些组团“薅羊毛”的所谓团伙人员,起码能通过手机号、收货地址、用户ID、登陆设备、IP地址等起码特征,预判控制异常会员的行为 。
而且在风险发生过程中,相应的报警、熔断机制,几乎根本不存在 。按照网络已经公开的事实,甚至是那些疑似“羊毛党”率先将BUG消息公布在网上,才被拼多多方面发现 。
因此,无论是不是自导自演的营销秀,或是有没有大量职业“羊毛党”,还是单纯就是拼多多的平台风控和流程漏洞,整个事件在任何维度的逻辑分析,都显示拼多多这家快速扩大交易额、会员数,并已经在美国上市的新晋电商“网红”,还是存在大量的内控和内功不足 。
对于拼多多来说,现在虽然还在努力追回漏洞订单的款项 。但是,由此造成的商业信誉损失,以及上述存在的内控管理和内功修炼不足的口碑损失,肯定很难挽回 。
尤其是那些真实领取100元优惠券的个体用户 。
对于这些用户来说,并未使用任何外挂和刷机设备,也不知道这属于拼多多的技术平台BUG,只是当作一次正常的福利领取 。而且出于自然反应,将这种商家福利转告自己朋友领取 。
这些个体用户的领取行为,可以说没有任何不当之处 。但是,今天下午开始,拼多多为了追回这次BUG事件的款项,停止了所有用户领取的100元无门槛券 。
这些用户,有什么错?
尤其是根据已经生效的新《电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约定消费者支付价款后合同不成立;格式条款等含有该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
也就是说,这些领取了100元券,并直接付款购买的订单,拼多多直接砍单并取消用户已领取的券,显然已经涉嫌与现行《电商法》规定相冲突的行为 。
以往,电商平台商家,因为技术或操作失误,造成的订单价格漏洞,并为消费者下单后 。通常的做法,都是执行到底 。
比如,2012年7月26日,支付宝曾经在一次手机抽奖活动中,错误发出236个中奖短信,令236个支付宝用户误以为自己中了在当时还算昂贵的礼品——iPad 2平板电脑一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