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贪”, 真正的大清国蛀虫( 二 ) 2019-09-12 \r\n \r\n1912年1月17日御前会议上 , 奕劻、溥伦主张自行退位 , 颁布共和 , 奕劻说:“要想保全皇室 , 除了走共和的道路之外 , 恐怕没有别的好办法 。 ”但溥伟、载泽坚决反对 , 没有结果 。 第二天再开御前会议 , 仍无结果 。 会后 , 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等十余主战派前往庆邸 , 围攻奕劻 , 但奕劻不改主意 。 \r\n1912年2月12日 , 清廷接受优待条件 , 宣布清帝退位 。 清廷大厦将倾之关键时刻 , 奕劻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有人这样评价奕劻:“以理内政 , 则内政无不荒 , 以理外交 , 则外交无不败……奕劻于皇族中 , 固断送满清之第一罪人矣 。 ”\r\n清帝退位后 , 奕劻迁居天津 。 凭借多年积累的不义之财 , 奕劻在那里度过了优裕闲适的6年时光 , 于1918年病死寓中 。 奕劻去世后 , 其家人请求谥号 。 末代皇帝溥仪本想给奕劻“谬” , “丑”、“幽”、“厉”等恶谥 , 但最终采纳上书房意见 , 给了一个“密”字 , 意思是让他“追补前过” , 在清代亲王谥号中 , “密”是最差的一个字 。 \r\n奕劻之贪 , 在晚清无人可与其匹敌 。 1911年《泰晤士报》刊发《庆亲王外传》一文 , 称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 , 北京大小官员 , 无一不奔走于其门者 , 盖即中国所云‘其门如市’也 。 ”该报还爆料称 , 庆亲王仅在汇丰银行一地的存款 , 就达到200万两之巨 。 有清一代 , 奕劻之贪 , 与和珅不相上下 。 \r\n 上一页12下一页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