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智慧幽默 , 豁达深刻 散文笔调的魅力 , 固然来自作家的真知、真见、真性、真情 。但要将其化作文学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隽永的韵味 , 还必须依靠驾驭文字的娴熟 , 笔墨的高度净化 。余秋雨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 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 , 纵横捭阖地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 。梅洁女士评论说:余先生以一个文学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 , 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 , 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 , 借助人类文字的载体——散文 , 洋洋洒洒地揭示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 ,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中国历史中 , 竟以轻扬的散文做着最深刻最潇洒的穿越 。余秋雨的散文“深入浅出 , 把很大的问题 , 很深的道理 , 用不多的篇幅 , 浅近的话说出来” , 这才称得上大手笔 。是啊 , 读余秋雨的每一篇散文 , 仿佛看见一个历史的哲人 , 沉思着跋涉在大自然的山水、江河、废墟、小镇之间 , 我们也与这位哲人一起 , 品味历史 , 体验文化 , 让唐朝的烟宋朝的风 , 拂拂地吹过多情而脆弱的心灵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 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 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 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了酵 , 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 , 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
(三)自由灵动 , 联想丰富 , 随意挥洒 林语堂说的:“意到笔随 , 消散自在 , 断断不是拘泥章法之辈所做的文章 。”讲究的随便 , 故意的大意 。无挂无碍、风神潇洒 。自由灵活的散文写作 , 是“装着随便的涂鸦模样 , 其实却是用心雕心刻骨的苦心的文章 。”(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散文写作自由、灵活这一特点 , 在写作上 , 首先指的是表达方式灵活自如 , 不局限于某一种表达方法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 , 一下子写台北的雨 , 一下子写大陆的雨 , 一下子写美国的雨 , 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 , 自己童年如何听雨 , 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一下子写历史 , 写古代诗词 , 一下子写音乐、电影、绘画;听雨 , 看雨 , 嗅雨 , 闻雨 , 舔雨 。“听听 , 那冷雨 。看看 , 那冷雨 。嗅嗅闻闻 , 那冷雨 , 舔舔吧 , 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 , 雨下在基隆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 , 清明这季雨 。雨是女性 , 应该最富于感性 。气空而迷幻 , 细细嗅嗅 , 清清爽爽新新 , 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 浓的时候 , 竟发出草和树林雨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 , 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 , 毕竟是惊蛰了啊 。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 , 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呓 , 那腥气 。”在结构上特点是围绕主人公在漫长雨季中的种种感受来表现主题意蕴 , 他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来展开联想 , 把多种意象汇聚于统一意境之中 。比如作者写听雨产生的意象是凄凉、凄清、凄楚 , 更加一层凄迷 , 从而感叹“雨 , 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 。作者写“唤雨”感到"清清爽爽新新" , “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和"特有的淡淡的土腥气” , 从而联想到“地下的生命”和“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 。作者写“视雨” , 通过屋瓦“浮漾湿市的流光 , 灰而温柔 , 迎光则微明 , 背光则幽暗”的意象捕捉 , 以及“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和“阴暗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的描写 , 写出了“温柔的灰美人”的独特意象 。并从这“柔婉与亲切”想到了母亲的摇篮曲 , 想到江南水乡的盎然生机 。总之作者以多种感觉写雨 , 在多种雨境中抒情 , 把多种意象汇聚到思乡爱国的意境之中 。
- 怎样指导高中生写议论文?
- 如果2022年疫情结束,你想去干什么事?
- 10月属猪爱情运势如何-属猪十月的运势怎样
- 10月属龙生肖运势怎样-生肖龙10月运势如何
- 10月巨蟹复合运势怎样-巨蟹座十月份运势怎样
- 怎么样让一个人看上去很有气质?
- 2018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的时间,10年一次的金融危机还会发生吗?
- 在农村参加完丧事酒席后,孝衣孝布该怎样处理才好?可直接带回家吗?
- 如何用发膜?
- 如何把皮肤养成牛奶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