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云丢失街亭,也会被诸葛亮“挥泪斩杀”吗?( 三 )


其次,诸葛亮用人不当 。《资治通鉴》七十一记载: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战于街亭 。第一次出兵北伐,诸葛亮弃用有战场经验的老将魏延、吴懿等人,火线提拔马谡担任先锋,把立功机会留给马谡,只可惜天不假其便,马谡大败而归 。诸葛亮以法治国,《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以此我们知道,诸葛亮用法严苛,打了败仗的马谡必死无疑,诸葛亮斩杀马谡也就成为了必然 。
诸葛亮该不该斩杀马谡,历代多有争论,实际上诸葛亮斩杀马谡时就有人提出建议,《资治通鉴》七十一记载: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 。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 。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蒋琬就劝诸葛亮刀下留人,但诸葛亮不答应 。晋代的历史学家习凿齿对此也有评论,他认为诸葛亮斩马谡,使蜀国失去了人才,蜀国本来就国力弱小,人才匮乏 。斩了马谡,这也是诸葛亮之所以不能北定中原的原因 。习凿齿是东晋有名的史学家,他是第一个主推以蜀汉为正统的人,可见其见解还是非常客观的 。
而近代学者卢粥的《三国志集解》引用清代著名学者何焯的评价,曰“魏延、吴懿辈皆蜀之宿将,亮不用先锋,而违众用谡,其心已不乐矣 。今谡败不诛,则此辈必益哓哓,而后来者将有以籍口,岂不惜一人而乱大事乎?凡亮之治蜀,所以能令人无异议者,徒以其守法严而用公也 。”认为诸葛亮斩杀马谡可以堵住众人的嘴 。
由此可见,马谡是一个将才,但不是一个帅才 。马谡绝对是一个好参谋,屈原《卜居》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 。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马谡可以说很优秀,可惜的是,诸葛亮把马谡放在了一个不合适的位置 。
溺爱,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害了对方 。
再来说说赵云 。
【如果赵云丢失街亭,也会被诸葛亮“挥泪斩杀”吗?】赵云早年就跟随刘备东奔西跑 。刘备在当阳长坂被曹操追杀,狼狈的顾不上妻子家小,《三国志 。赵云传》记载:云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 。裴松之引注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掷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 。”顷之,云至 。可以看出赵云对刘备非常忠诚 。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的战斗中,赵云更是演绎了自己的传奇,面对曹操的追兵,赵云表现的稳如泰山 。云别传记载“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 。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云擂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践踏,坠汉水中死者甚多 。”刘备看到赵云战斗过的营地,不禁赞叹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赵云给蜀汉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
诸葛亮北伐时,赵云已经是蜀汉的元老宿将了,如果让赵云守街亭,绝对万无一失,毕竟,赵云征战大半生,有太多的实战经验,绝对不是初出茅庐的马谡可以比拟,赵云在马谡面前就如神人一样的存在 。如果赵云丢了街亭,以诸葛亮依法治国的理念和严苛,任何人,包括赵云也一样会被“挥泪斩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