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亲的古诗分享 感恩父亲的古诗简单

父爱是一阵微风,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
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
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 。
父亲从来都是不善言表的,
即使他对你的爱千般重,
但也未曾说过一句“我爱你” 。
但越是这样隐忍的爱,
越是让人心疼 。
相信父爱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描述父爱的吧!
《魏风·陟岵》
【先秦】《诗经》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是中国羁旅行役诗的源头 。远望当归,登高望乡,长歌当哭,痛切感人 。诗中亲人叮咛恍在耳边,幻境融合了想象与怀忆 。
父亲的“犹来无止”,嘱咐他不要永远滞留他乡,这语气纯从儿子出发而不失父亲的旷达,拳拳爱子之心深切真挚 。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思念,却从中也看出了父亲的深情 。
《北郭闲思》
【唐】曹邺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
诗人看见房子四周茂盛的青草,也许想到了“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许想起了当年送别亲人时那种“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景象 。
独守空居,不堪寂寞,思念亲人,只好整天外出,去乡间看看别的老人是怎样享受天伦之乐的 。空巢老人的孤独伤感跃然纸上,让人不胜唏嘘 。
《忆父》
【清】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
吴燕相隔,岂止万里?路途迢迢,不能承欢膝下,思念之情无可排抑 。远嫁他方,离开父母,生怕有天“子欲养而亲不待” 。音信隔断的无奈与悲戚,承载着满满的思念 。
也因此只能入梦寻找,梦境中才能乘风万里回到父亲身边服侍孝敬 。梦中的渴望反衬了现实的无奈,让人倍觉伤感 。
《诫子诗》
【汉】东方朔
明者处事,莫尚於中 。
优哉游哉,与道相从 。
首阳为拙;柳惠为工 。
饱食安步,在仕代农 。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
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
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
遗馀者不匮,自尽者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
西汉东方朔,向来以滑稽著名 。他是一个大隐士,但不隐于山林而隐于朝廷,因此,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做到这一点 。既能生活无忧,也能悠哉世间 。因此把自己多年心得倾囊传授,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溢于言表 。东方朔洒脱不羁,但是这首诫子诗中的他却与普通的父亲没有分别 。
《骄儿诗》(节选)
【唐】李商隐
爷昔好读书,恳若自著述 。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街 。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
李商隐才高未用,一生沉沦下僚 。他不希望儿子学自己的样子,希望他学兵法,长大为国安边,有所建树 。诗的大部分篇幅写儿子,惬意自豪之情溢于笔端;写自己篇幅虽不多,但感慨弥深,自嘲自怨,深寓怀才不遇之悲愤 。
纯用白描,笔端充满感情 。轻怜爱抚之中时露幽默,后面却饱含着的沉沦不遇之泪,也许可以用“含泪的微笑”来形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