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中秋节赏月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二 )


中秋之夜,远望长桥,如虹卧川,三孔桥洞中各映着一轮明月 。皎洁的天空中月如银盘,清清的河水中月影浮动,水月交辉 。衬托着洁白如玉的长桥,使人疑在画中 。
寻游至此,虽不见长桥映月景致,但能想象出明月映古桥之佳景,远观、近赏古桥,古韵犹存,由此想到清代诗人李焕文的那首《长桥映月》诗:“湖溯昆明引玉泉,虹桥八里卧晴川 。石栏拥似天衢入,画舫摇从月窟穿 。万斛舟停芦荡雪,百商车碾桂轮烟 。渔灯蟹火鸣征铎,惊起蛟龙夜不眠 。”
京西八大处
“五桥夜月”集西山月色之美
八大处位于西山脚下,最早建于隋末唐初,历经辽金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 。由翠微山、平坡山、卢师山所环抱,三山形似座椅,八座古刹星罗棋布分布在三山之中,自然天成的十二景观闻名遐迩,古人曾赞曰:“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 。”后人又云:“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 。”
【为什么要在中秋节赏月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八大处十二景之一的五桥夜月集西山月色之美,曾是京西中秋赏月的好去处 。据《西山八大处古韵》载:八大处有五座知名的古桥 。一为长安寺长安桥,二为西山饭店翠微桥,三为救世军绿板桥,四为柳溪北端同济桥,五为三山庵下万善桥 。五桥南北相望,形如贯珠,夏则听泉,冬则看雪,可尽览幽谷之苍茫 。每当明月中天,或徘徊信步,或倚仗独处,望长空皎洁,别有一番清静气象,正可谓一轮高悬月,万念俱清新 。昔人有诗曰:“小桥步月乍惊秋,四望青虚景更幽 。几处流泉喧石底,一轮明镜水中浮 。”
而今,经过治理,八大处陆续恢复了“五桥夜月”“烟雨鹃声”等景观 。
京北龙山西
已然湮没的“钓台秋月”
钓台秋月位于怀柔城区龙山西侧,这里是怀九河与怀沙河交汇处,历史上形成京北山水殊胜的绝美景色 。据明万历年间《怀柔县志》记载:“钓台秋月,在县西三里 。”清代顾梁汾在《温阳纪略》中描写了这一景观:“县西有钓鱼台,山水殊胜,涧流至此,阔丈余,横板桥以渡 。东南一望,渚烟村树,仿佛江乡 。”“温阳”即怀柔的古称 。
钓台秋月在明代即为怀柔八景之一 。因邻近怀柔城,由此成为文人墨客闲游雅聚首选之地 。尤其是每逢中秋之际,多有垂钓者在此一边钓鱼一边赏月:但见天上水中互映玉盘,光照四野,如梦如幻;时有鱼儿跳出水面,尤富情趣 。清康熙年间怀柔知县吴景果曾赋《钓鱼台》诗:“极目高台烟水秋,临溪巨石好垂钩 。奔淙远自千山落,朝鲤平添七渡流 。吏隐不妨侪钓叟,官闲长得伴沙鸥 。无端触拨江湖梦,万顷沧波一叶舟 。”诗如画,画入诗,给人无限遐想 。
1958年修建怀柔水库,钓鱼台因位于库区淹没区内而迁移,从此这座成村于明代,渚烟村树、仿佛江乡的古村,连同“钓台秋月”美景一起不复存在了 。
关外延庆
独山夜月,远在辽金元时期已闻名
独山夜月是延庆妫川八景中最为著名、最具意境的一景,也是关外赏月胜地,远在辽金元时期就已闻名 。
据《延庆史话》记载:距延庆县城30余里有缙山城,今为旧县镇旧县、盆窑、团山三村交界的团山之上,因其孤立存在,与周边山脉并无联系,又称独山、小孤山 。即这里沟壑纵横,群山起伏,林木葱葱,遮天蔽日,景色壮观 。在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惟有孤峰高耸,真如仙境一般清丽 。于是有文人雅士慕名而来,赏景吟月,独享山色与月色之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