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按合同支付稿酬是最基本的行业底线 译者去世三年还没拿到翻译费( 二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河南大学出版社之前在业内的“存在感” , 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杨全强主持的“上河卓远” 品牌 , 但目前双方的合作似乎已经结束 , 最让人无语的是 , 15日 , 河南大学出版社也发了一条微博 , 引用的就是上河卓远策划的《闹剧 , 或者不再寂寞》中的一段话:当时我们接受到的一切信息都在暗示着一件事:在我们所在的星球上 , 做傻瓜是一件幸福的事 。于是我们把自己培养成傻瓜 。
多说一句
按合同办事很难吗?
译者都已去世 , 翻译费还没结 , 最后被逼到“微博讨薪” , 这样的事情 , 说出来真是让人寒心 , 本来长年不涨的翻译费行情已经让很多从业者不堪回首了 , 至于编辑离职无人对接、一声不吭再版加印、邮件不回一拖再拖更是已成行业常态 。
当按时付薪都成为一种奢望时 , 越来越多怀抱理想的译者只能寒心而去 , 在豆瓣贴中 , 有读者留言表示自己从来都没期望过稿酬能在短期内提高 , 但是不是能做到交稿就给钱呢?现实却是稿费从交稿到结算 , 往往要半年到一年……而遭受这些“冷遇”的不只是寂寂无名的译者 , 微博大V@文冤阁大学士 就曾通过写状上访才拿到了拖欠近三年的翻译费 , 维权之难也是可以想象的 。
【按时按合同支付稿酬是最基本的行业底线 译者去世三年还没拿到翻译费】在我们正常人看来 , 按时按合同支付稿酬是最基本的行业底线 , 但就是这样的最低底线 , 为何河南大学出版社这样的正规出版机构却置若罔闻 , 一再踩踏呢?我们无法理解 , 但从出版社的做法上看 , 他们似乎对自毁形象的事完全不在乎 , 也不会明白什么叫“爱惜羽毛” , 在这里我们只想说 , 在任何市场化行业里 , 不按合同办事 , 不尊重劳动者 , 它们离被行业淘汰也就不远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黄彦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