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85㎡家比125㎡还宽敞,一年少走10万步!无敌隔断、超级收纳…一见倾心!( 四 )
根据屋主需求 , 设计师使用开放式处理 , 做减法设计 , 采用“时间对应空间”的设计理念 , 创造了一个有丰富内在 , 视野通透、互动性强、未来可变的空间 。
改造重点:1、将厨房完全打开 , 打造LDK格局 , 保证整屋的通透性和互动性 。
2、空间以餐厨和洗浴间为中心 , 提供3条不同时间下的回家动线 。
3、打造四分离卫浴 , 避免了挣钱卫浴的尴尬 。
4、原主卧改造成开放工作区 , 这里是时间轴上的弹性区域 , 将来可根据需求改造成独立儿童房 。 5、打造中心式洄游动线 , 早上男主动线:起床-衣帽间(换衣)—餐厅(做饭)-盥洗区(收拾) 。 女主起床后动线:马桶间-盥洗区(梳妆)-餐厅-衣帽间-出门 , 一气呵成 。
Q&A
Q:改造(装修)灵感是什么?A:基于屋主的开放式空间需求 , 也借鉴了很多日本的设计:LDK、分离式卫生间等 , 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房屋几室几厅的观念桎梏 , 用“时间对应空间”的设计理念来设计整屋 。
Q:装修过程中最费心思的区域是哪个区域?为什么?A:每个区域都很花心思 , 牵一发动全身 。 非要说一个 , 那就是将浴室和盥洗剥离出来放置在房屋中心、原卫生间缩小成马桶间 , 房子所有巧思 , 包括动线规划、不同时间对应不同空间的使用方式 , 都围绕着这一重大改动展开的 。 Q:如果有偶尔朋友或父母留宿 , 如何解决?A:这个是和屋主确认再三的一个点 , 非常有趣的是屋主父母家就在隔壁单元 , 不存在留宿父母的情况 , 屋主虽好客 , 但很少有朋友留宿 。
进门右手边定制了一面顶天立地的多层板柜体 , 下面空间特意做了开放式 , 方便放置拖鞋和应季常穿鞋子等 。
房屋位于顶楼 , 进门左手边有一个通往二楼室外的楼梯间 , 为室内带来了极佳的采光 。
楼梯下面种满了大片绿植 , 在快节奏的城市中 , 我们整天被工作所累 , 被拘束在一座座钢筋水泥里 , 家里有这样一个可以亲近大自然的小角 , 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吧?
天气好时 , 这里也经常是Emma休闲阅读的地方 。
原始厨房是一个封闭的小空间 , 通透性差 , 设计师将厨房完全打开 , 并将橱柜的一直延伸到客厅电视柜旁边 。 开放&年轻化 , 进门就能瞥见厨餐厅 , 厨房一面连着入户储物柜 , 一边连着客餐厅 。
▲由客厅看向厨餐厅餐桌是岛台的延伸 , 桌面靠厨房的一侧与岛台齐平 , 而另一边宽于岛台 。 岛台操作台面购置宜家 , 高压层压板 , 价格很实惠 , 但是尺寸与现场不合 , 后来又委托了定制商家加工至合适尺寸 , 现场安装的 。
岛台尺寸:1360mm*630mm餐桌尺寸:1900mm*750mm因为台面和柜体分属不同材质 , 材质间的收口采用了离缝的设计方式 , 用内凹代替外凸 , 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与整体性 。
两相对独立的空间就意味着个空间都有自己的摆放和活动区域 , 将厨餐厅相连 , 既可以节省浪费空间 , 扩大各种的使用面积 , 同时也能增加家人之间的互动 。
为了符合人体工程学 , 餐桌与岛台根据男主身高做了高低差 , 岛台高920mm , 餐桌桌面780mm 。 (因为男主身高比较高 , 所以岛台和餐桌的尺寸均高于标准尺寸)
厨餐厅后面衣帽间的移门做了双用处理 , 移门靠左 , 衣帽间与厨餐厅相连 , 空间通透明亮 。
移门推开 , 家政柜隐藏在背后 , 集中收纳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清洁工具 , 家政柜处在房屋的中央区域 , 无论打扫房屋中的哪个区域 , 都能以最短路径拿取清洁用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