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有关的四字成语 带光的成语有哪些( 二 )


“肯定是‘黄书’”,大家都这么想 。
没错,那一摞摞被匡衡翻旧了的竹简上,还带着黄土的气息,那是白天匡衡在地里干活留下的 。
匡衡把从诗经上看来的,“国家地理”,“皇宫大戏”,“美女爱情”,讲给大家听 。讲到动情处,还会哼唱起来 。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
匡衡出名了,出了名的匡衡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
到处打工,尤其喜欢到藏书多的人家打工 。特立独行的匡衡不要工钱,只要人家把书借给他看看 。
当时有个低调的炫富风气,那就是炫藏书,谁要是拿大拇指往后一挑,仰着脖子说道:我家的书,匡衡打了一年工,愣没看完 。
众人都会啧啧称奇,不敢再比 。
匡衡成了传奇,传到了汉元帝那里 。
元帝想,论天下谁的书多,还能比过我吗?去,把那个叫匡衡的给我找来 。?
来到元帝身边的匡衡,战战兢兢 。
几句对话下来,元帝居然连大雅和小雅都搞不清 。
匡衡大舒了一口气,心想:这就好办了 。
匡衡总能把国家大事,用引经据典的方式加以阐述 。
要是遇到有人有不同意见,匡衡都会仰望星空:你用“心”看过书吗?
其人都会羞愧地低头无语 。
深受元帝信任的匡衡,与元帝无话不谈 。
匡衡的胆子越来越大,有一天他对元帝说:
元帝啊,你要是想当好皇帝,就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1. 省吃俭用,不买奢侈品 。
2. 建立考勤制度 。
3. 远离小人,亲近贤良 。
4. 任用忠厚老实的人 。
5. 辞退尖酸刻薄的人 。
元帝问:“谁说的?”
匡衡答:“诗经” 。
元帝刚想表达一点疑问,一看见匡衡即将向星空微微扬起的头,元帝赶紧说:“好吧,我信你” 。
其实元帝相信匡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最喜欢听匡衡讲诗经里的美女了 。
起初元帝以为匡衡所讲,肯定有添油加醋的成分,世间哪有那么美的女子 。
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王昭君的女孩站在他面前辞行 。
他才知道,人世间真有如天仙般的美人,匡衡诚不欺我也 。
匡衡,用他凿壁偷光看来的诗经,让皇帝知道了世间的美好,也让自己走上封侯拜相的人生巅峰 。
故事讲到这,应该是个美好的结局 。
但现实总是那么不近人情 。
一生用心来阅读诗经的匡衡,内心并没能像兰草那样幽静 。
处于人生巅峰的他,也开始了慢慢变质的过程 。
他像当年凿壁偷光那样,在地图戳了个洞,非法侵占土地4万多亩 。?
一切也许就在凿壁的那一刻,已然命中注定 。
先秦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润,植被茂盛,兰草处处 。
现在,“兰花”变成了“枣树”,“兰陵”也变成了“枣庄”,虽然“枣庄”的起名逻辑其实跟“兰陵”是一样的——枣树多而成庄 。
但是屈原心中的那个圣地,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中 。
这个“土生生”的例子教育我们:一定要重视环境变化啊!
与其他成语不同,“凿壁偷光”就像被尘封在历史中,我们很少使用它 。
也很难用它来形容某件事,它就像一个孤零零地存在 。
自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好像只属于匡衡一个人,匡衡以他艰苦的读书经历,勉励后人要珍惜读书的机会 。
夕阳透过一垣断壁上的残缝,照进齐腰深的荒草,耳边响起了韩愈的猗兰操,那个地方叫“兰陵” 。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