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 。我死,乃亟(jí)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夫许,大(tài)岳之胤(yìn)也 。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1、而:通“尔”,你,你的; 2、财贿:财物; 3、亟:通“急”,急速; 4、先君:指郑武公; 5、卑:衰微; 6、大岳:相传尧舜时代四方部落的首领; 7、胤:后代 。
[译文] 于是又派公孙获驻扎在许国西部边境,对他说:“凡是你的器物钱财,不要放在许国 。我死了,你就马上离开许国!先君是新近在这里建成都邑,眼看周王室的地位权力一天天衰微,周的子孙也一天天的失掉自己的世系次序 。许国是太岳后代 。上天既然厌弃周朝的气运了,我们是周的子孙,怎么能和许国相争呢?” 。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duó)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xiàng)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
1、后嗣:指后代; 2、无刑:不执行礼法; 3、舍:指放过,赦免; 4、累:连累,使受害 。
[译文]君子认为:郑庄公在这件事上是符合礼制的 。礼制,是可以治理国家,稳定政权,使人民尊卑有序,并有利于后世子孙的 。许国不守法度就去讨伐它,伏罪了就宽恕它,度量自己的德行去处理问题,估量自己的实力去行事,看清形势而后行动,不连累后人,可以说是知礼了 。
《郑庄公戒饬(chì)守臣》全文: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 。庚辰,傅于许 。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máo)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瑕(xiá)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huī)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 。壬午,遂入许 。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 。公曰:“君谓许不共(gōng),故从君讨之 。许既伏其罪矣 。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yù)闻 。”乃与郑人 。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chěng)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gōng)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
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 。
若寡人得没(mò)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nìng)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唯我郑国之有请谒(yè)焉,如旧昏媾(gòu),其能降以相从也 。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
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yīn)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wèi),亦聊以固吾圉(yǔ)也 。”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 。我死,乃亟(jí)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夫许,大(tài)岳之胤(yìn)也 。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duó)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xiàng)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
涉及人物:
1、公:指鲁隐公,名息,一作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公元前722~前712年在位,计11年 。隐,是谥号 。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 。
2、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首,是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在位 。
3、齐侯:指齐僖公,姜姓,名禄甫,齐前庄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731年至公元前698年在位,春秋三小霸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