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
(1)人莫知之( )
(2)去而顾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3、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一动作神态,有什么隐含义?
4、这则故事指出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选自《欧阳公事迹》)
[甲]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
译文: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 。(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自己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期归还 。天非常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 。抄写完毕,跑着赶快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 。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没有钱供他读书 。欧阳修的妈妈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和作诗的方法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作诗 。到他年龄稍微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趁机进行抄写,有时书还没抄完便已经能够背诵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致力读书 。小时候写的诗、赋等文字,文笔就像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孤]幼年丧父 。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⑤[闾里]乡里 。⑥[士人家]读书人家 。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 。务,致力,从事 。⑧[文字]文章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无从致书以观
③弗之怠 ④家贫无资
2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 。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 。(只需填序号)(2分)
假 ①借 。②宽容 。③如果,假如 。④非正式的 。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
5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 。(3分)
(季梁)往见王曰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告臣曰:‘吾欲之楚④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⑤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⑥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⑦善!’此数者⑧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
- 魏某某因寻衅滋事被依法行政拘留 男子认为出生谐音畜生要求改身份证
- 网友一致认为李某应付带娃费 男子离婚后被判赔丈母娘16万带娃费
- 如懿传王钦被塞麻核下线 麻核是什么东西让人说不出话
- 10种“绝命”的房屋风水 千万要避讳 被围在中间的房子风水
- 十年以上的白毫银针还能喝吗 收藏了十年的白毫银针价格是多少
- 被学校预录取是什么意思 院校预录是什么意思啊
- 不足5㎡的卫生间,也有很多需要“操心的事”,建议大家收藏!
- 厨房空间本不大,收纳别太过度啦!如何避免过度收纳?
- 梦见自己的房子都毁了 梦见我家房子被别人毁坏
- 玉蝴蝶柳永阅读答案 玉蝴蝶柳永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