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亿的楼市服下“苦药”!三部门同时宣布,20城下滑,深秋已至( 二 )
不难看出 , 央行、住建部、银保监会的三类调控措施 , 分门别类 , 各有千秋 , 既有资金面核心的房贷利率指标变动 , 又有保障房、房屋备案等长效机制配合 , 更有资金“绕道”进入楼市的备选调控方案 , 可谓是“面面俱到” 。
更让人感到有“深意”的是 , 三部门同时宣布的政策 , 集中在8月末到9月上旬 , 步调一致 , 同时出手 , 可见调控的决心和气魄 。
第二 , “金九”首周 , 20城新房成交下滑 , 一线城市“领跌” 。
据9月12日中新经纬报道 , 某房产研究机构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第36周20城新房成交报告 。
“金九”首周 , 新房表现并不乐观 , 20城新房销售面积回落 , 环比下滑14.5% , 尤其一线城市下滑明显 , 仅深圳成交面积小幅上升 , 北京、上海、广州成交面积分别大幅下滑37.7% , 30.9% , 29.4% 。
20个重点城市环比下滑的幅度还不到20% , 但是 , 单单北上广这三个城市 , 成交量下滑都达到了30%以上!
京沪广深 , 代表的是楼市里的“龙头” , 20个重点城市 , 包括苏州、杭州、南京、厦门、成都、西安在内的新一线城市 , 又是典型的“中坚力量” , 成交量大幅下滑 , 会对全国其他近300个城市 , 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跟风效应” , 人气下降 , 已在所难免 。
当然 , 有人会说 , 这只是九月第一周的表现 , 还有中秋假期的影响 , 多数购房者会选择观望 。
话是这么说没错 , 但是 , 要知道 , 历来“金九银十” , 正是在双节假期的日子里形成“旺季”氛围的 , 凭什么今年就表现这么弱?更何况 , 在各大开发商争相展开“抢收”行动的当下 , 成交即便不上涨 , 也不会应该下降 , 而且降幅如此之大 , 动辄下降30%以上 。
这足以说明场内的观望情绪 , 已经达到了2019开年以来的极致 。 从“小阳春”到“盛夏” , 从“中秋”到“深秋” , 如今的楼市 , 在服下了“苦药”之后 , 已经开始从“躁动”转向“平静” 。
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 , 房贷利率的调整 , 意味着房地产资金面“脱胎换骨” , 1年期LPR下降、5年期维持平稳 , 将是大概率事件 , 因城施策的框架下 , 资金未来将更多向实体经济倾斜 。
而涉房贷款罚单增加、保障房、租赁房、农地入市 , 又起到了为楼市保驾护航的作用 , 我们有理由相信 , 未来的房地产市场 , 在经过了这样一番“调理”之后 , 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