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有张P银行的信用卡 , 最近他不经意间发现竟然有两笔大额消费开通了“分期还款” , 每月要还300多元手续费 , 可他却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开通了自动分期业务 。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像张先生这样的信用卡客户还有不少 , 涉及的银行也远不止P银行一家 。 有些客户甚至“被分期”了7年多才发现 , 付出的手续费已达四五万元 。
这些银行真是擅自替客户开通分期还款业务吗?客户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银行的行为算不算违规?近日 , 北青报采访人员进行了调查 。
现象
客户投诉信用卡被“自动分期”
在黑猫投诉平台和各大银行卡论坛 , 自称“被银行自动分期”的客户随处可见 。
上文提到的张先生拥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 , P银行的这张卡以往都是小额消费 , 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 最近他用这张卡进行了两笔大额消费 , 一笔1万元、一笔3000元 , 很快就收到了银行短信 , 说这两笔消费都成功申请了自由分期付 , 每月要多还300多元手续费 。 但张先生对开通“自动分期”毫无印象 。
8月上旬 , H银行的客户张小姐进行了一笔99888元的消费 。 她后来发现 , 当月账单出现了自动分期12期的手续费 , 每期749.16元 , 每期摊销本金为8324元 , 12期还完需要支付手续费近9000元 , 年化利率9% 。 张小姐记得 , 当初办这张卡时 , 工作人员告诉她 , 就是一张一般信用卡 , 并没说明此卡在账单日会自动进行分期 , 她本人后来也没有主动申请 。 张小姐认为 , 银行擅自替她开通自动分期业务 , 就是想“多捞钱” 。
X银行的客户赵先生2020年9月办的信用卡 , 12月初还了账单后就再没用这张卡消费 , 后来发现每月依然还有还款 。 他查询账单才发现 , 原来银行系统进行了12期的自动分期 , 但他毫无印象申请过这一业务 。
北青报采访人员发现 ,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家银行 , 还有G银行、Z银行的一些客户也遇到过莫名其妙被“分期”的情况 , 投诉最多的当数P银行 。
调查
银行是擅自开通该业务吗?
这么多客户都投诉自己被“分期” , 银行真有这么大胆子吗?
多名业内人士向北青报采访人员表示 , 按照监管要求和银行自己的内部规定 , 如果没有客户同意或授权 , 银行肯定是不可能擅自开通这一业务的 。 从实践中看 , 不少客户都是在办卡时勾选了相关选项 , 或者在接到银行营销电话或短信时 , 作出了相关表示 , 但时间一长就忘了;也可能客户在沟通时误解了条款的意思或工作人员的表述 。 前几年部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管理不规范 , 不排除有些业务员故意隐瞒重要信息诱导客户 , 甚至违规替客户在申请表上勾选了“自动分期”的选项 。
P银行的客户徐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业务员 。 2014年年底 , P银行信用卡业务员到徐先生工作的地方推销信用卡 。 这几年 , 徐先生都是直接在支付宝或微信还款 , 从来不看银行的电子账单 , 更谈不上查明细 。 直到今年3月 , 徐先生感觉还款数目与消费情况对不上 , 查询账单才发现P银行这几年一共收了他近4.7万元分期业务手续费 。 震惊之余 , 徐先生给信用卡中心打去电话要求退费 , 却被告知2014年他办卡的时候就在纸质申请资料上勾选了自由分期功能 , 单笔消费满800元以上自动分6期偿还 。 徐先生说 , 时隔7年 ,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业务员勾选的还是自己稀里糊涂画的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自己根本不了解自由分期是怎么回事 。
据北青报采访人员了解 , 从银行方面反馈的情况看 , 还有一些产生争议的客户是在App上主动申请开通自动分期业务 , 但他们均表示自己不记得在App上有过勾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