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能不能固定在某一天呢?( 二 )


首先要区分,太阳年,历法年 。
日,太阳升起落下,为一日 。整数 。事实上,每一日的时间是不同的,为“真太阳日” 。钟表时24小时,是“平太阳日”的时间 。也就是说,每一日的时间不一定为24小时,或短或长 。
年,月,日,时,在历法上都是整数 。
太阳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365.2422日),非整数 。月,月亮朔望周期,29日12小时44分4.4秒(29.5306日),非整数 。
历法年,年月日都必须取整数,如,
公历即太阳历,平年365日,闰年366日 。大月31日,小月30日 。2月较特殊,平年28日,闰年29日 。
农历为太阳历与月亮历合历 。简称阴阳合历 。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 。十九年七闰,平均一个太阳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 。故农历又称四分历 。
春节,农历年的正月初一,不管以那个月份为正月,正月初一,一年之始,这是固定的 。但在天文意义上的年,日的时间是不固定的 。
其实中国的历法本身就是一个“阴阳”混合历 。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24节气,恰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决定的,并非和月亮有什么关系 。
太阳的光照相对于地球因为距离和角度的不一样,因此造成了气候冷暖的变化,所有这些对于北半球的中国大地,基本上都是亘古不变的,因此,24节气每年都是相对固定的,它也没有闰年或者不闰年之分 。
另外古人们过春节,最开始的时候也是相当固定的 。在汉唐之前,人们将“春节”定在“立春”这一天,而立春一般都是在每年的二月2、3、4号这几天 。
据最早的史书《逸周书·时训》记载:“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 。” 如果翻开《礼记》,我们可以读到如下到描述:
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於朝 。这里明白无误的告诉后人,皇家的庆典活动“春节”就是立春这一天,而时间也相对固定 。
皇家有皇家的规矩,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讲究 。到了立春这一天,老百姓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不过在远古或者上古时期,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没有多少人员的流动,所谓阖家团圆的气氛当然不如现在人的期盼 。
提出将春节相对固定,也并非突发奇想 。中国人的老祖宗们不就是这么过得吗?而且每年的“清明节”不也是相对固定吗?另外,今年过年是二月四号,如果不去查一查黄历每年过年是什么时候,一般人核真的说不出来 。
这难道就不能改一改吗?
当然可以,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农历中的干支计年又称节气历或中国阳历 。它以立正月建寅,立春为岁首 。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有所变动 。中国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 。
夏朝以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恢复以正月一日为岁首 。
现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历史上称为“元旦”;而现在过的农历“春节”这一概念,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的 。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提出申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之后,袁世凯批准,定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
如果恢复古制,以干支历定春节则春节日期相对于公历就可以固定了 。
肯定不行,因为春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表面上是根据农历计算而来 。农历又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的播种丰收的天时,这是有现代的科学依据的 。传统叫天时地利人和,实际是自然的客观规律,你想改变就是改变了事情发展的规律 。如果你知道了这里面的实质内容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就算你不知道,你的这个想法也不会改变客观规律 。如果改了就使原本明白的事情变的混乱 。另外,传统的春节也是农耕文化的提现,你想想如果是农忙,谁会亲朋好友聚会,只有在冬季不能种地时才可以过所谓的春节 。你永远不要忘了,民以食为天 。这个道理千古不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