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的全文意思 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 三 )


【原文】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
【译文】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成功的因素,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原因,然后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 。所以优秀的教师是善于通过诱导进行教育的,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 。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起来才会感到安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 。师生融洽,学习安易,学生又能独立思考,就是善于诱导的结果 。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
【译文】学生的缺点有四种类型,教师不可以不知道 。在学习中,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狭隘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轻率勇为,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止 。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性不同之故 。
【原文】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
【译文】必须了解学生的心性,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 。优秀的歌手能使听众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 。他的讲解,扼要而又透彻,精微而又妥善,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跟着他学了 。
【原文】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教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译文】教师知道学生的程度有深浅,资质有好坏之分,然后才能多方诱导 。只有善于多方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 。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教师是一种可以从他学习统治权术的人 。可见选择师资是不可不慎重从事的 。古书上说:“从前三王四代的时候最重视师资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
【译文】在教育工作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 。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 。所以,君王在两种情形之下是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的:当臣子在祭礼中扮演受祭者的时候,不以对待臣子在态度对待他;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 。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就是尊师之意 。
【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双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不多而收效很大,对于教师又能表示感戴之忱 。不善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很多而收效很少,反而会埋怨教师 。善于发问的人,[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才砍木材的关节;久而久之,关节随手就可以砍开了 。不善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
【原文】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