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晓,原名于凤鸣(1909?1941),即墨温泉镇掖杖村人 。曾任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一旅副团长、军需处主任并兼任即墨县第十区区长等职 。
于春晓家境贫寒,自幼好学,天资聪穎,其父念其好学,竭力供给 。春晓不负重望,刻苦攻读,小学毕业后,又于193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莱阳第二乡村师范 。春晓性格豪爽,为人正直,好交友 。在校期间,所用纸笔费用多赖以学友资助 。他喜看进步书籍,并乐于接近进步教师和同学,从而受到了一定进步思想的熏陶 。每逢放假回家,他常以抗日爱国等进步观点向亲友邻里作宣传 。
1934年,于春晓毕业于莱阳乡师 。此时,因其父为供给春晓求学而将部分田产变卖,故家境渐次不支 。为帮助家庭维持生活,春晓毕业后便应聘于青中埠小学任教 。“七七”事变后,因时局动荡而辍教回家 。其时正值各地的一些各类志士以抗日为名风起云涌地拉游击队,本县人士隋永谞也趁机拉起了一帮人,在鹤山安营扎寨招兵买马 。于春晓志在抗日,闻讯后即刻前往参加 。不久,便与隋永谞、褚华林、蓝之超在即墨城南铁骑山结为金兰,名曰“铁骑盟” 。隋部游击队逐渐扩大,后发展为“山东保安第一旅”,隋任旅长,春晓任副团长,后为军需处主任 。1939年.隋永谞为加强地方政杈,遂命于春晓兼任第十区区长 。他任区长虽然短短不过两年,但其所作所为却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他疾恶如仇,主张抗日,具有较强的民族气节 。在游击队中,他同日军交过火、打过仗;任区长时,积极宣传抗日,从不为日伪军办事 。因此,日伪军对其格外仇恨,每欲除之而后快 。
他关心民众,热心教育 。每到一处在办公之余,他总是要深入到百姓中了解民众疾苦,发动妇女放足,检查办学情况 。据姜家马坪村现退休老教师姜振教回忆,1940年姜在青山前村教学时,一天晚上于春晓来到该校,详细地询问了学校的情况,并对他说:“你是青年教师,我也是青年,也干过教师,我知道教学不容易,有什么困难你尽管提出来,我可以帮你解决”,使姜甚受感动 。于春晓的老家掖杖村原来只有六七十户人家,没有办学条件 。春晓为了让孩子们上学方便,硬向县教育局要了一个教师指标,给村里办起了一所小学 。
【写一篇历史人物小传 历史人物小传作文】他礼贤下士,不摆官架子 。每到一处,他总是离村老远就下车或下马,从不让勤务兵耀武扬威地吓唬百姓 。回家时更是彬彬有礼、长幼有序,对老年人以礼相待,对同辈人和蔼相处,就是对本村的一个患有精神病的老年妇女也从不岐视,每次碰见总要下车寒喧儿句 。
他清正廉洁,体恤民情 。任职后,因家庭困难,其父以为他当区长有钱有权,经常向他要钱,他总是劝说父亲:“咱家困难我知道,可是我也知道老百姓更困难,我又不能敲诈勒索,哪里来那么多钱呢! ”几年中,他很少资助家庭 。平时,他的生活很俭朴,并教育下属也不要花天酒地 。他经常对乡、保长们讲:“现在国难当头,都得受点艰苦,不准乱花钱,不准乱摊派 。谁要不听,让我查出来,你回家卖房子卖地也得赔上,要不就割下脑袋来交给老百姓!”当时,后洪兴村保长背心邦,敲诈勒索,鱼肉百姓,于春晓得知后,立即将其抓去准备严办 。后经多方保释,自己又交待了罪行,方免于刑事处分,令他全部退赃,改恶从善 。
于春晓廉洁为民、严格执法,全区百姓交口称赞 。但是,也触动了 一些贪赃枉法、横征暴敛的乡、保长的既得利益 。他们对春晓既恨又怕,挖空心思地与其作对 。马坪乡乡长姜先水,平时横行乡里,搜刮民财,于春晓早有所察,并准备对其严肃处治 。姜先水得知后十分惊恐,他自知此关滑不过去,便采取了先下手为强的措施,妄图将春晓暗中除掉 。
- 围绕美德写一篇作文 以美德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 曹论战写了什么 曹论战原文及译文
- 给男朋友说的情话短句 写给男朋友的情话
- 赞美母亲的诗句古诗 描写母亲的诗句古诗
- 写给闺蜜的话暖心短句 闺蜜短句暖心发朋友圈
- 雪景的美文随笔 描写美丽的雪景散文
- 怎么写人物外貌 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大全
- 个人工作简历怎么写的?
- 北方的冬天唯美散文 雪散文写景诗
- 10首描述冬天的古诗词 描写冬天的古诗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