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古诗全文解析 绝句杜甫二首古诗词( 二 )


《绝句二首其一》解析:
苏轼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价王维的诗,说杜甫的诗是“沉郁顿挫,苦大仇深”,但杜甫的这两首诗绝对可以说是诗情画意的代表,不仅如此,说它“诗中有画”还不够,画仅仅是视觉一个维度,而这首诗传递了“迟日江山丽”的视觉、春风拂面、泥融沙暖的触觉、“花草香”的嗅觉、燕语呢喃、溪水潺潺的听觉,所以杜甫用工整对仗的短短20个字便描绘了春色、春香、春深、春密,非常的立体丰富 。不仅如此,诗圣的高明还在于诗中的四个字:丽、香、飞、睡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是春天的普通画面,但一个“丽”一个“香”顿时就将春天的色彩和气味凸显出来,“泥融燕子、沙暖鸳鸯”也是春天普通的元素,但一个“飞”一个“睡”这一动一静的对比,顿时就将燕子的勃勃生机和鸳鸯的温柔恬静相映成趣 。四个字,四句诗,前两句粗笔勾画江山风日和煦明丽的远景,后两句工笔细描飞燕鸳鸯一动一静的近景 。整个浣花溪畔一片生机,清新可爱的春日图景便生动的呈现出来!
第一首描写生意盎然的春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一、二句重在描绘明丽阔远的图景,三、四句则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
首句从大处着墨,“迟日江山丽”描绘出在初春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bīn)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
第二句“春风花草香”,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
第三句“泥融飞燕子”,诗人选择用动态景物(燕子)来勾画春景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 。
第四句“沙暖睡鸳鸯”则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
《绝句二首其二》解析: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勾勒出一幅春日图景,江山明丽、花草芳香、燕语呢喃、鸳鸯酣睡,整个节奏就仿佛一支交响曲的前奏,音调轻柔、节奏缓慢,优美醉人,让人心情悠然 。这幅山水花鸟画的色调是温和的 。而这第二首,这支交响曲的音调和节奏突然变得高昂和明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用的手法自然是对比,以江的“碧”衬托鸟翎的“白”,“碧白”又相映生辉;以山的“青”衬托花的“红”,“青红”又互为竞丽 。这幅画就由第一首清新可爱的工笔细描变成了第二首的浓墨重彩,色彩饱满的几乎让人目眩,可见春意之浓!可是,诗人的对比还没有结束,这支交响乐的演奏也还没有完,接下来的曲调由高亢激昂变得缓慢低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原来前面对于春日浓墨重彩的描写都是为了对比烘托出最后这一联,春光再绚烂那也是“他乡”啊,何况,“今春看又过”,一个“又”字,揭示了诗人的处境,原来,诗人漂泊在外已经数年没有回归故里了,“何日是归年”这一发问,揭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因此,春日风景越迷人,对于内心的刺激也就也强烈,内心要回家的愿望也就越迫切,而最终,有家不能回的叹息也就更加伤感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如此而已!
第二首诗又是一首“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代表,抒发了诗人羁旅异乡的感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