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应该如何阅读《论语》
读《论语》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读懂《论语》很难 。读小说可以一目十行,但是读《论语》只能一句一字的体会,反复的读 。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读《论语》,要把孔门弟子对孔子的问话当作自己在问一样,要把孔子的回答当作亲耳听到一样,这样我们就真的像是孔子弟子一样,得到教育 。若能把《论语》中的深意反复玩味,认真体会,长此以往,定会受益匪浅 。
读《论语》一定要把孔子的话语牢记,不能只当作寻常语言听过就忘 。但是,读《论语》最重要的还不是只明白孔子在说什么,而是要懂得反思自己,要把自己与孔子作对比,看看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比一般人高明在哪里,自己与圣贤的差距在哪里 。
程颐关于如何读《论语》说过四个字,我觉得非常精彩,叫“玩味咀嚼” 。
玩味:就是细心体会其中意味 。
咀嚼:用牙齿慢慢磨碎食物 。
读《论语》不能一目十行的狼吞虎咽,那样会消化不良 。要把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字,分开来读,一个一个的品味、体会,要细嚼慢咽,这样才能吸收营养 。
以上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 。那么我个人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来,供大家参考 。
首先,最原始的读法,按《论语》的正常顺序一章一章读下去 。
《论语》一共二十章,每一章都取第一段话的前两个字作为章目,并无深意 。读的过程就如前面所说,逐句读,逐字体味,细嚼慢咽 。
其次,打乱原有顺序,按概念类别读 。
《论语》中涉及很多概念,比如仁、义、礼、智、信、孝、忠、恕 。我们可以把涉及这些概念的文字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分类去读,这样有利于把一个概念读透 。
再次,按人物类别读 。《论语》记载的不只是孔子的言行,还有孔门弟子的言行,以及孔子对弟子们的点评 。我们可以把有关子路的部分摘抄到一起,把有关颜回的部分放到一起,有利于掌握和分析孔子弟子们的性格特点 。《论语》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人物特点非常鲜明,读起来很有趣味性 。除了孔门弟子,《论语》中还涉及孔子之前时代及孔子同时代的很多人物,如尧、舜、禹、柳下惠、管仲、晏子等等 。
最后,可以以孔子的生平为主线,为《论语》中的章节编年,把《论语》当作孔子的传记来读 。孔子早年说过什么话、中年说过什么话,周游列国时说过什么话,都可以按时间顺序串连起来 。这种读法可以结合《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家语》来读,把孔子的生平经历弄清楚了,再去读《论语》就会明朗多了 。
读《论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即一定要了解孔子所处时代的历时背景 。最好要把春秋时期的历史脉络弄清楚,也要对春秋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有所了解 。因为《论语》中涉及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果不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就会不知所云,读起来也觉得枯燥 。
03
孔子及《论语》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对中国后世之人影响巨大,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意识形态 。
钱穆曾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
《论语》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如“仁爱”、“孝道”、“乐天知命”、“中庸”也对后世之人有着巨大影响 。
《论语》不仅是平民百姓教育孩子的启蒙读物,也是从政之人治国平天下的宝典 。北宋开国功臣赵普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虽不免有夸张之嫌,但也从侧面说明《论语》确实很重要 。
- 论语侍坐篇赏析及注释 论语侍坐篇赏析题及答案
- 论语第三章写了什么 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 子路见孔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子路见孔子文言文译文
- 论语有哪些内容 论语12则原文及翻译
- 漆身吞炭的故事讲解 漆身吞炭成语故事
- 论语有哪些内容 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解释
- 带冠的四字成语故事讲解 冠的成语有哪些
- 个人创业小项目 中国创业小项目大全书籍
- 风水讲解:这四种房子不能买 两条路交叉口的房子风水
- 为政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