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认为自己的“愚溪”是接近这位老人家的“愚人谷”的 。那么,他自己难道不就是他那个时代的老人家呢?
我们不需要快速下判断 。因为柳宗元显然不满足“愚人谷”的典故的内涵,他买下了居住地附近的丘、泉、沟,都加上愚字,即愚丘、愚泉、愚沟,并且还自己生造出“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等地,以至于所有的“嘉木异石”,构建出了一个独属于柳宗元自己的“愚世界” 。
即:“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愚溪诗序》)
柳宗元自己认为是“以愚辱焉”,也就是是用“愚”侮辱了这一片地域 。但是,我们很难不觉得这是一种潇洒快意,无所拘束,甚至胆大妄为 。判断一个人是否拥有顶级权利,可以从他是否能去命名事物来看,中国古代帝王“赐名”“赐姓”“赐地名”等历史,以及福柯所谓的“话语权”便是这个道理 。
当然,柳宗元的理由似乎是蛮合情合理的 。他说:“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愚溪诗序》)
刚才的行文他是锋芒毕露的,现在的行文是谨慎的 。他认为愚溪的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田地 。水流很急有很多石头,船舶也进不来 。幽深浅窄,蛟龙更不可能在此兴云雨,所以对于世界是没有好处的 。就像他一样,所以用愚溪来称呼这条溪也是可行的 。
这当然是一种充满愁怨的说辞,溪水怎么可能对世界没有好处呢,对岸边的花草树木总有用吧,对于玩耍的孩子总有用吧,而他的存在怎么可能对世界没有好处?历史证明,他的存在是伟大的 。
柳宗元执着于解释这条溪可以如此命名,以及他拥有这样的命名权 。相比前者,柳宗元下面这个思考着实令人震撼 。他说:“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愚溪诗序》)
这里涉及两个典故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出自《论语·公冶长》记载:“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邢昺疏:“若遇邦国有道,则显其知谋;若遇无道,则韬藏其知而佯愚 。”宁武子是春秋卫大夫宁俞,谥武子 。一般以宁武子为国家有道则发挥才华、无道则装愚保存自己的政治家的典型 。
另一个“颜子‘终日不违如愚’”出自《论语·为政》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也就是说颜回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意见,看起来很愚蠢,但实际上是默默思考,其私下言论中已经对老师的话有所发挥了 。
柳宗元说这两个典型都不是真愚,他才是真愚 。因为他在政治清明的时候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没有像他这般愚蠢的人了 。所以他拥有这条溪的命名权 。
粗看这似乎是一种对朝廷讽刺 。清人何义门《义门读书记》说:“词意殊怨愤不逊,然不露一迹 。”认为柳宗元是拐着弯骂朝廷的 。
但是,我们能不能认为柳宗元这句话也是有道理的呢?因为它面对的是被后世史家称之为“元和中兴”的初期,贬抑他的皇帝是一个安史之乱以来的拨乱反正的唐宪宗 。尽管元和中兴的含金量有待商榷,但确实可能使得那个时代出现了柳宗元所谓“有道”的现象 。
- 长城外古道边全首诗 送别诗歌长亭外翻译
- 木兰诗的意思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阮裕焚车文言文翻译注释 阮裕焚车文言文翻译
- 欧阳修苦读给我们的启示 欧阳修苦读文言文翻译
- 20首优美古诗词及翻译 小学课外古诗大全
- 六国论全文意思和注释 六国论翻译一句一译全文
- 望天门山翻译及赏析 古诗望天门山唐李白的诗
-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 盘古开天地文言文翻译
- 鸟雀尽人译文 鸟与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陇头吟王维翻译及赏析 陇头吟王维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