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诗序翻译注释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三 )


面对这样的现象,一个诚实正直的政治家没法不注意到,更不可能不给予公正的评价,即使它可能与自己所处的立场有悖,甚至跟自己有仇 。柳宗元应该是有这样的自觉的,所以他写下这句话也是一种严肃的反问 。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里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是不是常常会敲击他的内心呢?我想是会的 。如果他没有选择激进的改革路径,是不是就不“违于理,悖于事”了?
其实,柳宗元已经做过那个时代最伟大,最出格的事情了,即使没有完全成功,也应该满足了 。毕竟他只是政治上被唐宪宗抛弃 。在经济上仍然可以领取俸禄 。还有余钱和余暇游山玩水 。比起大多数的处境都要好得多 。况且他们的主要主张是被唐宪宗践行了的 。
当然,这是我们的“马后炮” 。所谓“当局者迷” 。对于无法处理的纷杂世事,中国文人们的一般的处理方式是沉浸于山水、以文墨自慰、以及追求一种出世的精神境界 。
这也是柳宗元在最后所写到的主要内容:“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愚溪诗序》)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就解脱了,与之而来的也会有新的麻烦 。比如“寂寥而莫我知也”这句话,说的是天地之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 。人生的真谛或许就是你永远都无法真正摆脱人生的负重 。
想来,柳宗元“不合于俗”还能“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通过虚构审美世界来获得精神栖息地和反抗的力量 。但我们大多数俗人遇到“不合于俗”之时,恐怕连“以文墨自慰”也不能 。无穷的沉默和顺从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常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