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的意思 醉翁亭记原文及译文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 , 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 , 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 , 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到任以后 , 他内心抑郁 , 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 , 取得了某些政绩 。《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 , 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 , 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 , 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 , 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 , 而且经常出游 , 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 , 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 , 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
【醉翁亭记的意思 醉翁亭记原文及译文】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 , 字永叔 , 号醉翁 , 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 ,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 ,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 , 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 , 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 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