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骂得很文雅的诗句 讽刺人虚伪恶心的诗句

诗词中总感觉古人是温文尔雅、出口成章的 。
?
殊不知泥人尚有三分火气,佛陀也有怒目之时 。古文人骂起人来了,那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

  • 虚伪
【骂人骂得很文雅的诗句 讽刺人虚伪恶心的诗句】《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鄘风·相鼠》大约是《诗经》里骂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 。
古文人用“嫌于虐且俚矣!”来形容它,意思是最粗鄙的语言暴力,是《诗》“三百篇所仅有” 。
看老鼠都有毛皮,做人怎能没威仪!做人怎能没威仪!不去死还干什么?
看老鼠都有牙齿,人若不知廉耻,人若不知廉耻,不去死还等什么?
看老鼠都有肢体,人若没有礼教,人若没有礼教,为什么还不快死?
此诗明则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 。
  • 无耻
《诗经小雅·巧言》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
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
既微且尰,尔勇伊何 。
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
此诗是一个受到谗言伤害抑郁不得志的官吏为讽刺统治者听信谗言而导致国家混乱而作的 。
讥刺周王为谗言所惑,终竟招致祸乱,同时痛斥了进谗者的厚颜无耻 。
  • 嘲讽
《洗儿诗》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苏东坡《洗儿诗》短短四句,语气戏谑,基调反讽,实乃事出有因 。
“人皆养子望聪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只是苏轼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 。
“我被聪明误一生”也是实情 。苏轼因反对新法,又在诗文中讥讽“新进”,被构陷入狱 。一场“乌台诗案”,震惊朝野,幸有元老重臣营救,苏轼才免得一死,贬谪黄州 。
因此这首诗看似是苏轼自嘲之作,实际上却是嘲讽了当代的荒谬,越是聪明越是危险,愚笨之人却能稳坐高位 。
  • 忘恩负义
《红楼梦迎春判词》
清·曹雪芹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
在《红楼梦》里,判词就是部分主要人物结局的一种隐讳的总结 。
而迎春的判词一开始就揭露了她的悲惨命运 。
其中,“子系”可以合并为繁体字“孫”,暗藏迎春丈夫姓孙 。
“中山狼”典出名马中锡《中山狼传》:赵简子在中山(国名)打猎,射中一狼,狼遂带箭逃命,赵简子穷追不舍 。好心的东郭先生将狼藏入口袋,救狼一命 。待赵简子一走,狼便露出凶恶的本相,反要吃掉救命恩人东郭先生 。后即以“中山狼”比喻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 。
最终,孙绍祖赢取贾迎春,靠贾家发迹,却翻脸无情,恩将仇报,反诬贾家欠债,不出一年,就将贾迎春虐待致死 。
  • 兄弟相残
《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 。曹植运用了十分贴切、浅显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过一劫 。
每当再出现兄弟不睦相残时,都会想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