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原文注音 小国寡民原文翻译

道德经:第80章小国寡民原文:(看不明白的,可以直接看下面译文)

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2.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
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译文:1.国小民少,即使有各种兵器也不用,人民生活幸福,珍惜生命,安居乐业而不愿意迁徙 。
2.虽然有舟船车辆也都不会用来乘坐,有武器装备也没办法拿出来用,因为政通人和 。人们结绳记事,是那样的简单 。
3.满足自己的饮食,喜欢自己的衣服,有着自己的住所,喜欢自己的风俗 。
4.邻国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声音也能相互听得见,人们过的自得其乐,而不羡慕其他人 。直到死也不会有纠葛发生 。
解读:人不争什么东西,便自有自己的一片国土,也许我们不会认同这种生活,但是没有争执与炫耀,虽然过得原始而清苦,但是内心安详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
人一生,追名逐利,什么事情都要分个高下,争来争去,有什么结果,在老子的眼里,还不如鸡犬之声相闻,至老死不相往来 。
一个人活得幸不幸福,取决于他的内心世界 。
胜了如何,败了又如何?
做人,总是放不下这一点成败之心,患得患失 。要做到荣辱不惊,才是最好的 。
有人看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就认为是封闭、倒退,要回到封建社会了 。
这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解读 。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解读他的书有很多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不能说,谁是绝对正确的 。
但是有一点是形成共识的,那就是研究《道德经》应该从整体思维入手,要通篇解读,把握思想的基本脉络 。
敲黑板了:我们是否从老子的为人处事当中悟到了什么?
普通人悟到了什么?
社会悟到了什么?
领导悟到了什么?(看看最近那位打人的书记,自己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好不威风,一掌成名,堪比扫地圣僧 。)
有些人高高在上,官位很大,称首长,好像老百姓都拥护他,其实这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最后的盖棺论定,要看开追悼会那一天老百姓落不落泪 。
有些干部死了,我看老百姓就不见得落泪,他是自封的群众领袖 。
因为你做了官,老百姓不得不和你打交道,其实公事一办完,人家掉头而去,不大理睬你了 。
真正的群众领袖,到开追悼会那一天,老百姓会觉得他死了很可惜,至少不会觉得死了也好,可以省下小米 。
教员说的 。
剩下的就不说了 。
【小国寡民原文注音 小国寡民原文翻译】–TheEnd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