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莫名其妙就被贷款? 揭秘打“擦边球”的骗贷( 二 )

  随着调查的深入 , 检察官了解到更多A公司的业务模式 。 A公司的风控数据与每个业务员办单挂钩 , 但仅有前四期还款被统计在销售业绩报表中 , 影响业务员奖金 , “四期风险”过后 , 逾期合同都会交由催款部门处理 , 贷款是否还清都与业务员再无关系 。 为顺利渡过“四期风险” , 业务员会要求客户留下相应的还款金额由其替顾客清偿 , 使得风险降到最低 。

  检察官发现 , 由于A公司业务量巨大 , 业务员与客户恶意串通导致的坏账未被重视 , 所以顾怡天、张建宇等人胆子越来越大 。 在掌握办贷流程以及“擦边球”业务背后的利益关系后 , 承办检察官对两起案件进行审查 。 通过调取被害人个人贷款申请表、A公司信息确认书、付款明细、还款短信等多份证据 , 案卷中的事实一一印证 。

  在顾怡天一案中 , 犯罪嫌疑人与中介勾结 , 用业务ID为被害人蒋某办理贷款 。 事实上 , 蒋某误以为自己是参加兼职活动 , 把身份证交给了对方 。 中介利用他的身份信息办理了新的手机卡 , 并用该卡接收A公司的短信验证码 , 随后蒋某又被带到某手机店内拍照留底 。 结束后 , 他收到了80元兼职费 , 但对办理贷款之事全然不知 。

  类案频发 , 绝非偶然 。 因此 , 松江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向A公司制发检察建议书 。 针对公司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贷款审批流程欠规范、资金用途审查不严等问题提出建议 。 2019年6月 , A公司针对上述建议进行整改并向松江区检察院回函反馈 。 同月 , 检察院以涉嫌贷款诈骗罪对顾怡天提起公诉 , 最终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 并处罚金2万元 。 张建宇等案仍在审查起诉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