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写观唐绝句系列时,就对柳中庸影响颇深,这个人一共只有寥寥几首绝句(另有几首五律和七律)传世,却有两首七四句皆对 。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凉州曲二首》
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 。古人作绝句,一般会避免四句皆对,因为这种形式令人也有过于刻意不自然的感觉 。因为五律和七律中间二联必须对仗,这种四句皆对的绝句,很像七律中间的二联,彷佛是写了一半的七律 。
?一、柳中庸的朋友与亲戚都很牛柳中庸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其郡望是河东解县(今山西永济) ,河东柳氏是山西的望族 。其中最有名的人就是柳宗元,柳中庸是柳宗元的族叔 。
柳中庸的哥哥叫柳并,曾经是河东府掌书记,迁殿中侍御史,受业于盛唐名士萧颖士 。萧颖士是开元23年的状元,桃李满天下,最好看好的却是这个柳中庸,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萧颖士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了柳中庸 。
柳中庸本人淡泊名利,据说曾经“诏授洪府户曹,不就” 。结交好友多是超俗脱尘之人,如陆羽、皎然等 。他最好的朋友可能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吧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李端给柳中庸写了好多的诗:
江边遇到了写一首:《江上逢柳中庸》;分手了再写一首《江上别柳中庸》;李益路途中夜宿瓜州也写一首《宿瓜洲寄柳中庸》;送别人的时候还要想着好友,再来一首《送张芬归江东兼寄柳中庸》;水边赶路遇到了下雨,也要写一首《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
有个诗人朋友真好,就如同汪伦一样,即使自己不会作诗也同样能够千古传名 。
史书上介绍柳中庸时,说其”名淡, 以字行” 。意思是说柳淡这个名字不为人知,柳中庸这个名字比较出名 。类似明朝的文征明,多数人不知道他叫姓文名壁,字征明 。
二、柳中庸的五、七律《全唐诗》中只记录了柳中庸13首诗,其中只有一首七律《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听,平仄多音字,这里是仄声 。逐、识、别,这3个字今天是平声,古韵是入声(识,去、入声多音) 。这首诗押【庚】韵,是一首标准的七言律 。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
1、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
写筝的几乎都少不了弦和柱,例如南朝沈约《咏筝诗》就写道: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 。筝传统乐器,据说是秦人蒙恬所制,因此名曰“秦筝” 。
因为这种乐器发音凄苦,汉侯瑾《筝赋》说 “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 。”白居易也写道“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
首联两句,简化一下,就是听、声二个字 。后面颔联与颈联、尾联,都是听到声音后的联想 。
2、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
筝声似春风吹柳,如鸟啼花丛 。这是一种欢快的情绪 。
3、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筝声突然转为凄苦,诗人从两面写来,家中妻子独夜对灯影,游子空楼望明月,这是相思之苦 。
柳中庸的这两句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如出一辙,只是登楼的换成了妇人,游子在扁舟上了: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后来宋朝的柳永也有词从两面写来: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 孤雁原文翻译及注释 孤雁古诗赏析
- 学弈原文及翻译 学奕文言文主要内容
- 嫦娥奔月的注释 嫦娥奔月文言文翻译
- 桃花源记的主旨和思想感情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达了什么
- 蒿里行重点字句解析 蒿里行原文及翻译注释
- 旅夜书怀的意境及主旨 旅夜书怀古诗赏析
- 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揠苗助长小古文
- 班超投笔从戎原文赏析 班超投笔从戎文言文注释
- 王欢安贫乐道文言文翻译赏析 安贫乐道文言文翻译
- 蜀之鄙有二僧原文译文及注释 蜀鄙二僧文言文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