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装|万亿级家装市场,新机会正在打开

文/孟永辉
互联网家装的发展史生动地告诉我们 , 仅仅只是搭建平台 , 做家装行业上下游撮合的生意并不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 。 究其原因 , 最为根本的一点 , 就是这样一种做法并未真正改变家装行业本身 , 依然是在扮演撮合和中介的角色 , 只不过大型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将撮合的场所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而已 。 尽管这种做法实现了效率的提升 , 解决了装修公司与装修业主信息对接上的痛点和难题 , 但是 ,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 , 等到线上的撮合与对接的红利不再 , 所谓的平台型的互联网家装模式必然遭遇困局 。
这是互联网家装从众星捧月到门可罗雀的根本原因所在 。 细细想来 , 互联网家装遭遇这样的境遇并非偶然 , 因为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模式几乎都遭遇了同样的困境 。 从电商到金融 , 从医疗到教育 , 几乎都在经历与互联网家装相类似的困局 。 当流量红利见顶 , 建筑于其上的互联网家装遭遇困局几乎是一种必然 。 同样地 , 在诸多互联网物种开始从平台模式回归行业的时候 , 互联网家装同样需要一场回归 。
告别仅仅只是将自身定义为撮合和中介平台的过去 , 迎接真正投身到家装行业 , 可以给家装行业带来真实改变的未来 , 成为越来越多玩家的新选择 。 如果我们将平台型的家装玩家看出是互联网时代的主角 , 那么 , 垂直型的家装玩家将会是后互联网家装时代的主角 。
同平台时代出现了以土巴兔、齐家网为代表的经典型的平台模式 , 以爱空间、金螳螂为代表的专注施工的平台模式 , 以酷家乐、三维家为代表的专业领域的平台模式一样 , 在后互联网家装时代 , 同样将会出现诸多新型的玩家和物种 , 他们一道将会把家装行业的发展进化从平台时代带入到产业时代 。
观察当下正在进行的这样一场深入而又全面的家装产业化变革 , 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如下几个大的方向 , 它们同互联网时代出现的诸多“互联网+”模式一样成为后互联网家装时代的“颜值担当” 。
家装产业的赋能者
当产业互联网的风潮渐起 , 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以回归产业为主打的新发展浪潮的来临 。 在这种风潮之下 , 经典意义上的大型互联网平台都在开始转向深入产业的精耕者 。 比如 , 阿里巴巴;比如 , 京东;比如 , 拼多多……都在开始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投身到产业当中 。 无论平台型玩家究竟是哪一种模式 , 他们所要充当的角色几乎都是一致的 , 即充当赋能产业的“石油和发动机” 。
在家装领域 , 我们同样看到了一批赋能者的出现 。 借助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积累下来的数据资源和优势 , 他们研发出来了家装产业链内的用户必需的产品和服务 。 有些产品和服务是助力家装玩家们销售用的;有些产品和服务是改造家装玩家们的生产方式和流程的;有些产品和服务是提升家装用户的体验用的……无论是怎样的赋能者 , 他们当中都有一个共性 , 即他们不再将自己定义成为一个普通的平台 , 而是看是将自己定义为家装行业的一份子 。
所谓家装产业的赋能者 , 在很多情况下 , 他们的用户通常是在家装产业的上游的 。 比如 , 建材的生产商;比如 , 家居的制造商;比如 , 设计的提供商等诸多方面 。 家装产业的赋能者之所以能够如此定义自己 ,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 他们在互联网时代掌握了足够多的数据资源 , 并且可以将这些数字资源利用 , 从而助力家装产业的转型 。
在家装产业赋能者的赛道当中 , 主要是以酷家乐、三维家为代表 。 他们主要是以家装产业上游的B端用户为主要目标用户的 。 从本质上来看 , 他们是符合S2B的大方向的 , 同样是遵循以阿里巴巴、京东、腾讯为代表的头部互联网玩家的底层运作逻辑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