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小朋友的诗句 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小儿垂钓》唐诗无疑是古诗巅峰 , 唐代诗人灿若星辰 。有些诗人是“文章本天成 , 妙手偶得之” , 靠的是天赋和灵感 , 就像“诗仙”李白;也有些诗人“两句三年得 , 一吟双泪流” , 靠的是反复推敲和字斟句酌 , 就像“诗奴”贾岛 。但归根结底离不开读书的积累 。今天说一个例外 , 唐代诗人胡令能就是“半路出家” , 一夜之间突然会写诗的人 。胡令能 , 唐代诗人 , 河南郑州中牟县人 。家境贫寒 , 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 , 人称“胡钉铰” 。传说 , 他在梦中 , 有一仙人剖其腹 , 放入一卷诗书 , 梦醒之后 , 便能写诗了 。当然 , 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说 。胡令能之所以能够突然之间会写诗 , 其实主要还是平时勤奋好学 , 时常在修补东西之余读书习字 , 日积月累 , 最终靠的是天赋加刻苦 。其诗歌创作经历应该与前期介绍元代的王冕相类似 。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 , 生活情趣很浓 , 现仅存七绝诗4首 。
今天复习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 原文如下:
蓬头稚子学垂纶 , 
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 。
这首诗的大意是:一个头发蓬乱 , 面孔稚嫩的小孩 , 在河边学着大人的样子钓鱼 。他侧着身子 , 坐在小草和苔藓中间 , 野草掩映了他的弱小的身影 。途径此地的我 , 想过去问一下路径 , 却见小孩远远地向我摆手 。原来是他怕把鱼惊动 , 不敢回应我 。
胡令能本身就是补锅匠出身 , 有一次外出营生 , 结果走着走着迷路了 。远远地看见好像有一个人在水塘边 , 就想走过去问路 。快走近时 , 却发现是一个小孩子 , 在水塘边 , 假模假样地在学钓鱼 。看见有人过来 , 那个孩子着急地摆手示意 , 让他别过去 , 怕把鱼给惊跑掉 。胡令能被这个孩子的童真童趣给逗笑了 。于是 , 心有所感 , 写下了这首《小儿垂钓》 。
总的来看 , 胡令能这首七绝《小儿垂钓》 , 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 全诗言辞流畅 , 清新活泼 。该诗以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笔法 , 从形和神两个方面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垂钓小儿的形象 , 将小儿垂钓 , 以及与路人问答的瞬间 , 写的既调皮又可爱 , 活灵活现 , 惟妙惟肖 , 童趣盎然 , 别有情趣 。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 , 没有刻意的雕饰 , 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 , 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此诗堪称是一篇描写儿童的绝世佳作 。在唐诗中 , 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 , 因而 , 这首诗更显得可贵 。而且 , 这首诗传唱度极高 , 亦被列为当代儿童启蒙诗 , 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
2021年4月3号晚
《所见》袁枚 , 字子才 , 号简斋 , 清朝诗人、散文家、诗论家 。今浙江杭州人 。23岁中进士 , 授翰林院庶吉士 。3年后改放外任 , 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 , 有政绩 , 外放任职7年后 , 辞官告归 。定居江宁 , 筑室小仓山 , 世称随园先生 。从事诗文著述 , 广交四方文士 。晚年自号仓山居士 。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活跃诗坛40余年 , 有诗4000余首 , 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 。袁诗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 。其文自成一家 , 与纪晓岚齐名 , 时称“南袁北纪” 。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