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著名诗人及诗句 明朝诗人有哪些( 二 )

【明朝的著名诗人及诗句 明朝诗人有哪些】蹑屩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
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 。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天下基本平定,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 。同年,新朝广招天下人才,这其中就有高启 。三十二岁的高启再次入仕,成为翰林院编修 。高启的才学自然不必说,很受朱元璋赏识,又命他教授诸王 。当时,太子的老师叫魏观,同时也教授诸王,高启和魏观成为同僚,又都喜欢诗文,关系走得很近 。
一日,嗜诗的高启写了一首诗《题宫女图》,其中有两句,“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结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抄写呈给了朱元璋,并暗示是讽刺他 。多疑的朱元璋便对这个高启有一丝猜忌 。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打算任命高启为户部右侍郎,结果孤高耿介的他坚持不受,想离开归隐 。本来朱元璋对张士诚统治地区的文人就有戒心,因为明初当地文人普遍怀念张士诚称其为“张王”,高启的固辞不受更加加深了朱元璋的猜忌 。
朱元璋虽心里不高兴,但也不便直接发作,为了显示新朝开明,自己度量大,爱惜人才,便仿唐明皇赐金放还李白事,赐金放还了高启 。
高启再次回到了之前隐居的地方青丘,他终日以教书为业,耕田自足,过上了田园生活 。
03
离世
洪武五年(1372年),高启曾经的同事魏观被任命为苏州知府 。魏观来到苏州自然想到了高启,魏观知道高启是个大才不可多得,便将他家搬到了自己身边,彼此相见自然甚欢,之后每天早晚必见面畅谈 。
魏观来到苏州,干了一些实事,他重视教育,改善风气,兴建学舍,革除了一些苛政,取得了很大成绩 。本来要升任到四川行省,结果百姓挽留,朝廷一时没有找到人选接替他,只得留任魏观继续任苏州知府 。
高启 像
到洪武七年(1374年),魏观决定在张士诚旧宫殿的基础上重修府衙,按照当地风俗修盖房屋一般会搞个仪式,尤其是上屋顶最高的中梁时,一般会写一个上梁祝词 。不用说,魏观自然想到了高启,他邀请高启写了一篇《郡治上梁文》,众人看后都啧啧称赞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事被别有用心的人给盯上了,魏观被诬告有反心,意图谋反 。
朱元璋得知魏观在张士诚旧宫原址修府衙,高启又写了一篇《郡治上梁文》,里面还有“龙蟠虎踞”四个字,竟然敢说张士诚的宫殿是龙盘虎踞,立马大怒,朱元璋对高启的猜忌此时都已认真,杀心大起,下令杀魏观,腰斩高启 。
临刑前,高启徒弟吕勉来给他送行,高启知道自己凶多吉少,难逃朱元璋的手掌,便吟诗道:“枫桥北望草斑斑,十去行人九不还” ,“自知清彻原无愧,盍请长江鉴此心” 。
行刑时,朱元璋亲自坐镇监斩,亲眼看着三十九岁的高启被腰斩处死 。
文人的孤高耿介,坐而论道、分庭抗礼、刑不上大夫,终究抵不过帝王强权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臣纲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