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G电子侦察船“搅黄”大国军演:曾在700公里外探测到航母编队

815G电子侦察船“搅黄”大国军演:曾在700公里外探测到航母编队

----815G电子侦察船“搅黄”大国军演:曾在700公里外探测到航母编队//----

815G电子侦察船“搅黄”大国军演:曾在700公里外探测到航母编队

----815G电子侦察船“搅黄”大国军演:曾在700公里外探测到航母编队//----

815G电子侦察船“搅黄”大国军演:曾在700公里外探测到航母编队


"multi_version":false美、日、澳高端军演被我全程侦查\r\n【每点新防务(888期)·9月17日】:在今年7月由美澳主导、日本等国参加的“护身军刀-2019”联合军演进行时 , 在演习区域之外不远处 , 一直有一艘满身“大球”的大船在不停“溜达” 。 从发现这艘特殊大船开始 , 联合军演参与国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日向”级直升机航母“伊势”号 , 就不断的凭借自己船体较大的优势 , 有意挤压这艘特殊大船 , 像将其向外侧驱赶远离演习海域 。 而这艘被重点“关照”的特殊大船 , 就是隶属我国南海舰队的815G型“海王星”号电子侦察船!\r\n

\r\n这艘舷号852号的815G型电子侦察船之所以得到“特别”关照 , 就是因为其身份特殊、能力出众 。 作为我国海军在新世纪伊始获得的性能强大的专业电子侦察船 , 该船具有情报收集取样、判别、分类功能 , 新型电子侦察船可运用其先进的情报模块处理功能进行分析处理 , 得到相关的海况、海情数据资料 , 同时汇总编入数据库储存 , 以便战时为己方作战水面舰艇提供详实的海情资料 。 \r\n

\r\n从外形上看 , 舰体上部安装多个球形雷达的815G型电子侦察船并没有采用任何隐形措施 , 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上层结构 , 这样处理并不是我国没有能力建造隐身外形的大型军舰 , 而是因为这种特殊军舰需要安装大量大小不一的各种雷达和天线 , 这就造成了舰体上层建筑无法进行隐身所需的常规“内倾”造型和封闭建筑 。 \r\n815G电子侦察船为啥不被美日澳军演“待见”?\r\n我们知道 , 美日等国一直把我国海军先进装备“盯”的很近 , 时常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军队建设进行“偷窥” 。 原本这一次我国海军最先进的电子侦察船出现在其进行联合军演的海域附近 , 是给了它们一个很好了解我国海军先进装备的难得机会 , 但结果为何演变成852“海王星”号一露面 , 就被其持续盯梢 , 甚至还出现让日本海自使用直升机航母向我“挤压” , 以求驱赶、远离联合军演海域呢?\r\n

\r\n首先 , “海王星”号作为一艘电子侦察船 , 最拿手的技能就是收集雷达和通讯信号 , 为相应的电磁对抗以及破译敌方加密信号和摸索敌方通讯频段规律 , 为相应的对抗和破解工作做好积累工作 。 而美、澳、日各国军舰如果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各项演习时 , 我国815G“恰巧”从附近经过 , 就可以对其相互间的通讯内容和各种雷达电磁信号进行收集和破解 。 如果美、日、澳军舰间的战术指挥方案被我们获取的话 , 无疑会让我们掌握一些“先手”优势 。 如果在演习中有军舰进行实弹射击的话 , 无疑也会泄露其机密电磁信号和飞行参数 , 这样又会对我们研究如何对抗提供第一手资料!\r\n

\r\n其次 , 虽然815G电子侦察船的多种雷达和天线我们不知道具体型号 , 但应该会有各种频段的无线电接收机、雷达接收机、终端解调和记录设备等 。 而据外媒推测 , 我国815G型电子侦察船上甚至还具备超视距探测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依靠815G型安装在舰桥顶部的一座改进型366主/被动超视距雷达所提供 , 这种雷达的基础型——HLJQ-366型舰载主/被动超视距雷达 , 是我国仿制于俄罗斯的MINERAL-ME雷达 , 已经广泛装备在054A型护卫舰上 。 \r\n815G具备在700公里外锁定美航母编队能力\r\n815G电子侦察船安装的这部主/被动超视距雷达的雷达罩体积已经超过在054A上安装的366型不少 , 所以可以认为815G上安装的是一部性能更强的改进版主/被动超视距雷达 。 原版366主/被动超视距雷达如果工作在被动模式下时 , 最远可以达到300公里左右的探测距离 , 而815G型电子侦察船装备的更大、更先进的主/被动超视距雷达 , 曾在之前爆出在700公里以外使用被动模式探测到美军航母!而且更令美军“憋屈”的是 , 由于采用了被动探测模式 , 导致美军航母编队压根就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被700公里外的我军所发现、跟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